第1701章 东洋行_逆袭198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1章 东洋行

第(1/3)页

下午,周伯强等人从釜山回到了汉城,向王林汇报了此行经过。

        周伯强也有着和周粥同样的担心,就是觉得柳智胜的公司和工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虽然不是什么皮包公司,但也只能算得上三流公司。

        爱秀集团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算得上是一流的大企业。

        科技公司虽然是新成立的,未来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真的要替一家这样的公司做代工吗?

        王林没有犹豫的回答道:“我们做代工,赚的是代工费,还可以学到他们生产线上的技术和知识,何乐而不为?不管他是几流工厂,他能给我们订单,能让我们赚到代工费就行了。”

        周伯强道:“行吧,你是老板,你做决定就行。”

        韩清宁道:“我觉得没问题。南韩半导体产业起步早,柳智胜的公司成立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是子承父业,接手了这家企业。这也从侧面说明,他的公司虽然没做强做大,但起码做得还不错,能谋到利润。”

        汪海洋道:“清宁说得有道理。他们的工厂之所以看起来破旧,就是因为有年头了。而他们之所以找我们代工,也是觉得在南韩国内投资新工厂,还不如在我国找代工厂。”

        王林道:“对,你们的分析是正确的。南韩现在的人工是我们国内的好几倍,城市的土地和房价,也是一般企业难以承受的。中低端制造产业的转移,是发达地区势在必行的一步棋子。我们就从做代工开始,把爱秀科技做到世界一流科技公司!”

        周伯强和周粥也就没有意见了。

        第二天,王林和柳智胜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柳智胜将逐步把公司的生产订单,全部交给王林来做,他的公司在南韩,只做研发和贸易。

        王林觉得他的决定是英明的。

        现在的南韩制造业现状,就是二十年以后我国制造业要面临的情况。

        我国也将面临产业升级和转移的阵痛。

        不同的是,我国的企业可以向中西部不发达地区转移,而南韩企业却没有退路,只能向外国寻求价值洼地。

        王林一行人在南韩的行程告一段落。

        他们没有时间到处去游玩,直接起程,奔赴下一站——东洋。

        王林不止一次来过东洋。

        但每次来,都觉得这里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街上那些黄皮肤的人。

        陌生的是他们这里的语言和习俗。

        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有的城市都成了钢筋水泥的堡垒丛林。

        刚离汉城港,又游东京街。

        除了街面上的招牌文字不同,两者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

        行色匆匆的市民,每个人都在各奔前程,彼此互不关心,也不问候。

        哪怕街面上有人忽然倒在地上,身边的人也只会投去冷漠的一眼,然后继续赶自己的路。

        王林看到这一幕,忽然想到了国内十年以后,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漠然。

        城市应该是文明的结晶,但在这文明的背后,却有着太多不文明的行为。

        朋友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社会流动频繁,同龄群的变迁,城市高楼越来越多,人情交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