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三十年河东_重返19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四章 三十年河东

第(2/3)页

了的话,一众人顿时开始着急起来。

  “方老板,我们燕京无线五厂的有光电管、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技术,都是整个北方最好的,之前燕舞收音机、沪上收音机还有长虹电视等,都是从我们燕京无线电厂采购的,现在全厂上下一千多口人,可就等着订单啊!”

  一名头发花白,五十多岁的人,满脸焦急的向着方秋宇说起自己厂曾经辉煌的历史。

  今天来找方秋宇的厂子,十几年前,都曾辉煌过,不过随着国外电子产品的冲击,再加上“造不如买”的想法蔓延,现在国内诸多电子电器品牌,都不愿意再费尽心思的研究什么技术了,直接从国外厂商采购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的零部件,然后贴牌组装卖出去。

  从国外采购,因为大规模的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成本甚至比起国内还要低不少,这让还停留在薄利多销观念的许多国内品牌,要如何选择,自然不言而喻了,燕京无线五厂这种老国营厂商,短短几年间,迅速开始没落下来,等到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早就没了他们的容身之地。

  一千多人的厂子,背后就是一千多个家庭,再加上退休人员的养老薪酬,还有厂房配套的学校、诊所等一大摊子人的吃喝拉撒,都摆在了厂子身上,身为厂长的李学功,真是一夜之间白了头。

  其他几个厂的人情况,也都基本上跟李学功的燕京无线五厂得状况差不多,濒临山穷水尽的地步。

谷鞯</span>  像李学功这种情况的,在燕京还有整个国内都不少见,过去几十年,国内各地推出的各种地方品牌,背后都是一家家无线电厂、器材厂,而现在随着全国性的大品牌出现,甚至国外品牌的冲击,这些地方品牌都开始消失,每消失一个地方品牌,都标志着它背后的生产厂商,可能彻底消失了在历史之中。

  有嗅觉灵敏的,选择明哲保身的,早就离开了厂子,调到了其他部门还有厂商去了,只有李学功这种放不下厂子的人,还在为着厂子在做奔波,想尽办法的拉订单。

  方秋宇听着李学功、周常荀等人的话,自然知道他们的难处,可做调研投资出身的方秋宇,更明白这背后的缘由。

  像燕京无线五厂,放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日子都过得相当不错,不少年轻人挤破头都想要进去吃上一碗饭,可这几年来,无线五厂这些,技术并提升太多,而国外甚至沿海地区,冒出来一家家采用了新设备新技术的电子零部件厂商,疯狂跟无线五厂它们抢夺市场。

  沿海那些电子厂商,没有负担,不需要养那么多人,价格可以打的很低,都依旧有钱赚,无线五厂却不行,它们要养一大摊子人,赔本得生意没法做,价格就不可能放低,同样的产品,它们报价十块,沿海那些厂商只要五块,这让那些品牌采购的时候,要怎么选择?!

  “方老板,只要给订单,价格多少,我们都愿意接受,只要能开工就行!”

  一名厂子的老板,见到推辞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