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战前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1章 战前

第(3/3)页

忆,眼底精光一闪而逝:

        这句话,我明明记得阿郎在军中发布第一张檄文后,他与我谈及军中计划时提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只是张星忆敛眉收眼,要多恭顺有多恭顺,让关姬无从挑错,唯有银牙暗咬:

        “这军中檄文,秘书处出个底稿,让制造局梅娘子负责印出来。”

        “诺。”

        张星忆连忙应下,不敢有一丝迟疑。

        毕竟撩拨虎须这种事情,刺激是刺激,但实在太过危险,要注意安全。

        “阿……”

        赵广刚说了一个字,看到关姬的眼神凌厉地看过来,连忙把第二个字吞了回去:

        “关将军,骑军不利攻城,若是只让骑军渡河,伤亡会不会太高?”

        “放心,到时护羌校尉府自会召集胡人义从跟随,攻破鹯阴县后,还会迁一部分部族到河西放牧。”

        张星忆略有担心:“迁部族去河西放牧,会不会造成胡人离心?”

        关姬面容坚毅,“这两年多来,他们得了这般多的好处,如今正是向大汉表忠心的时候。”

        “大汉可以承认他们是汉家子民,但他们也要表现出成为汉家子民的勇气与担当。”

        “做不到这一点,那他们就没有成为汉家子民的资格。兴复汉室,靠的是汉家子弟,不是靠胡夷!”

        “这里是大汉,他们真要因为此事而背叛大汉,难道护羌校尉府的马刀不够利?”

        此话一出,在座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子。

        华夏衣冠汉家音,试问谁之天下?

        唯有张星忆暗自吐了吐舌头。

        汉夷如一是大汉推行的国策,听说那个死没良心的也参与了制定此策,如今看起来确实是有远见的。

        阿姊这等言行,按以前的做法没什么问题,只是现在明着说出来,也不知合不合适?

        但不管张星忆如何思虑,现在护羌校尉府名义上的掌权者是关姬。

        如今她做出了安排,下头的人就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又要打仗了”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平襄散布开来。

        平襄上上下下,立刻闻风而动。

        这几年来,在大汉节节胜利的同时,老百姓的粮缸终于也能存下了点粮食。

        苍头黔首当然不知道什么叫生产工具的改进,更不知道什么叫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于是他们就生出了一种错觉:大汉越是打胜仗,自家的日子就越是好过。

        如果再加上不用打仗,那就最好不过了。

        只是如今天下这种年景,哪一年不死人?

        因为逃荒逃兵乱而全家死绝随处可见,若是家里从军一人而保全家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毕竟大汉丞相的公正严明,军士的轮休,还有从军的标准,执行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大伙都这样,老百姓心里就不会有太多的怨气。

        至于一脉承于南乡系的护羌校尉府军中,那就更不用说。

        作为军中士卒福利最好的地方,这几年来大仗小仗一直没断过,军中的士卒拿的好处也没断过。

        还有那些资本,这几年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打仗也有暴利。

        于是闻战则喜的风气,居然就这么奇葩地形成了苗头。

        最先反应过来的贪婪而又敏锐的资本。

        他们在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聚集起来,尝试交换彼此的情报。

        与最开始不同的是,人群里不再是单纯的工坊管事。

        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操着一口怪腔怪调汉话的胡人。

        当年平定南中后,有不少南中的部族为了加入五部都尉,直接拿那些不服管教的部族开刀。

        一边积累政治资本,一边积累原始财富,最后再来一个华丽转身,积极响应大汉的政策,开起了种植园。

        操作不能说不骚。

        这些陇右胡人头目其实也是南中五部都尉部族头目的一个翻版。

        抱紧护羌校尉府的大腿,先是卖亲魏部族的人头,然后再半卖自己族人。

        只要草场利益好,卖点族人算个屁?

        更何况把族人转化成在籍人口,还不用自己承担口粮,自己赚到的不是更多么?

        于是承包了草场的草场主和新兴资本就这么愉快地勾搭到了一起。

        他们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打哪?我们能干点啥?

        至于敌人有多少……暂时没在考虑之内。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