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巾帼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83章 巾帼

第(3/3)页

      护羌校尉府这两年来,虽然已经走上了正轨,但是这粮食储备,底子终究是弱了些。

        毕竟一开始先是大旱,然后又要收拢羌胡之心,最后进军陇西,金城之战,没有一年是安稳的。

        这钱粮就如同泼水一样撒了出去。

        也就是阿郎这些年来打下的底子厚实,才能撑得起护羌校尉府。

        真要换了别人,哪有这等本事?

        打下金城后,今年本来还想着能安稳些,没想到又遇到了这个事。

        现在是八月,这粮食还没完全入库呢,真要再起兵事,这粮食就是第一等要事。

        没有粮食,大军就没办法开动。

        更何况,比起收复陇西金城这等有准备之仗,这一回面对的可是关中十数万乃是二十万曹贼。

        而且行军过去,路途遥远,还要翻山,真要打起来,护羌校尉府的粮食准备肯定是不够的。

        谁知道要打成什么样?

        偏偏冯永这个时候又不在,关姬在处理军务方面不逊他人。

        可是在这等难度的政务上,却是有些束手。

        现在听到张星忆解决一部分粮食,自然是不吝自己的赞扬。

        张星忆嘻嘻一笑:“我可是护羌校尉府的大秘书呢,这等事情,本就是分内之事。”

        关姬揉了揉她的脑袋,以示赞扬。

        张星忆嘟嘴,以示抗议,凑过去看了看地图,“阿姊这是在研究兵事?”

        关姬点了点头,重新拿起笔,划过陇山东边的堳城、陈仓、汧县、乃至月氏城,长安等。

        最后点了点安定郡,若有所思地说道:“曹贼动向不明,我在想着,他们究竟是要打汉中还是打陇山。”

        张星忆看着地图上关姬标注出来的各个符号,眨了眨眼,想要努力地看懂代表着什么意思。

        最终还是放弃,转而看向沙盘。

        “不是说曹贼是要打汉中吗?”

        关姬摇了摇头:“只是可能,现在还没有确定,还得等汉中那边传来消息。”

        “而且就算是他们要打汉中,肯定也会在陇山那边增兵,以防陇右俯冲关中。”

        “更何况,”关姬看着地图,手中的笔无意识地在陇山东边的各个城池划来划去,眼中精光隐现。

        “若是曹贼当真要全力进攻汉中,我们未必没有机会试探一下安定。”

        张星忆听到这话,心头一跳,“阿姊这是想要打安定郡?”

        “自渭水去陈仓,行路太难,且兵最多不过五千,而从关陇大道至汧县那里,又是曹贼重兵防守之地。”

        “唯有萧关,既可南下,又可西进,最是方便。更何况,安定郡居长安之上,顺水可下,安定下则长安可得。”

        关姬说着说着,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到萧关上:

        “即便是南边的汧县难下,但月氏城未必没有机会,毕竟当初那杨条(即第一次北伐时据月氏城响应大汉之人)对月氏城最是熟悉。”

        “萧关与月氏城相互呼应,若是当初月氏城不失,曹贼至少要在安定多屯三五万兵力。只是可惜啊……”

        杨条当时利用大汉的名义,有挟贼自重之意,不愿意让赵广派兵入城。

        只是他那帮乌合之众,被曹贼精兵夜袭,月氏城失守,萧关失去了掎角之势。

        张星忆一边听关姬的分析,一边趴在沙盘上找了半天,这才找到月氏城,陷入了沉思,好久才说道:

        “阿姊,这月氏城当初是大汉划给胡人居住,往北就是大漠杂胡居住之地。”

        “这两年来,张家阿兄的名声,听说已经传到了那边。若是派人过去劝说一番,让他们在北边呼应,你说会不会有效果?”

        关姬看了看地形,摇了摇头:

        “北边过来,既要翻山,又得渡河,只怕是难。再说了,阿郎的名声就算已经传到那边,那边的胡人没有得到好处,又岂会听话?”

        对于陇右胡人为何会这般驯服,关姬心里自然跟明镜似的。

        那是建立在让他们得到好处,最少是看到了希望的基础上。

        月支城的北边大漠,相对于陇右来说,实在是太远了。

        只是论起军中之事,十个张星忆也打不过关姬。

        但论起权谋之事,十个关姬也算不过张星忆。

        只见张大秘书眼珠子转了转,“我听说,这两年,有人往北边探过路。若是能给那几个人家许些好处,未必不能试一下。”

        “嗯?”

        关姬听到这话,看向张星忆。

        张星忆眼睛眯了起来,这是她在算计时的小神情,微仰起头:

        “我们只管让他们放手去做,若是成了,不过是许些好处,若是不成,也没什么坏处不是?校尉府最多不过是派两三个人跟着去就成。”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