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1章 粮食问题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921章 粮食问题

第(3/3)页

的,坦然地说道,“这也是我来荆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和大伙商量出一个办法出来,维持这个生财之道。”

        “张郎君真是有心了啊!”

        来人感叹一声,然后拱手道,“我这就回族里,把情况说明白,张郎君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身为荆州最大的世家之一,又与镇守荆州的诸葛瑾是姻亲,蒯氏同时也担负着给吴国军中供应粮草的任务。

        “谁都知道红糖赚钱,但每年给军中供应的粮草那也是有定数的,这些年来荆州的军中粮食本来就一直紧张。”

        “若是今年种太多甘蔗,后面拿不出粮草,大将军怪罪下来,谁当得起?”

        钱粮是好东西,谁都想要。

        但世家就是再怎么强势,那也得按规矩来。

        想要享受特权,那就得有一定的付出。

        无论魏蜀吴哪方入主荆州,世家们想要在新势力下立足,那就得拿出诚意。

        诚意的多少,代表着对势力的看好程度。

        最实在的诚意是什么?

        当然就是钱粮。

        “是啊,粮食是个问题,上大将军让军中诸将多开田地,就是为了解决荆州军中粮食供给。”

        “若是因为种太多甘蔗,导致粮食不足,不说是上大将军,就是大将军那一关都过不去。”

        沉默了一会,有人提了一嘴:

        “买粮呢?若是从别的地方买粮过来,填补这个亏空呢?”

        有人当场就反驳道:“天下哪个地方不缺粮食?谁会卖?”

        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好久,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低声嘀咕道:

        “这个倒说不准,听说蜀国这些年粮价一直不高,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卖……”

        “我记得去年不过已经过了两百钱?”

        “早就跌回去了,运粗糖的人从蜀地回来,说是那边的粮价已经回到了一百二十钱。”

        二月三月,正是普通百姓家中青苗成长,陈粮已尽的时候。

        如果说一月才一百二十钱,那么现在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钱,基本就是一年里最高的价格了。

        蜀吴两国之间,官府使者和民间商旅往来不断,南乡交易所是蜀国大宗物资价格的参照标准。

        想知道蜀国的物价,去交易所看一眼就知道了,方便得很,根本不用费心打听。

        这个商业情报,以前只有极少消息灵通的人才会知道,打一个信息差,也能赚不少钱。

        但现在这一套在蜀国已经行不通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商队都会派重要管事驻在南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还帮商队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资价格。

        “也就是说今年蜀国在收粮后,粮价会跌到一百钱?”

        “若是真如张家所说的,蜀人这几年不打算用兵,只怕比这个价还要低……”

        相比于荆州百姓饥一顿饱一顿,蜀地这个粮价,当真是够低的。

        只是在这个年代,粮食和铁料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蜀人粮价低是低,但关吴人什么事?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严明,没有官府的允许,谁敢私下卖粮给敌国?

        就算是要钱不要命,那也没办法卖啊。

        毕竟就凭蜀国那地理环境,你想要大批运粮,能瞒得过官府?

        “吴蜀乃是盟国呢,说好的相互帮扶,共同伐贼。再说了,大将军与蜀国丞相诸葛亮,乃是同胞兄弟……”

        “没错。若是让大将军出面,说不得有几分机会。”

        “吾记得,潘承明乃是蒋公琰的外兄,蒋琬如今乃是蜀国丞相府长史,锦城诸事,皆由彼作主,何不也请他帮忙?”

        所谓潘承明,就是潘浚。

        前年被孙权授予符节,与吕岱共平五溪蛮的叛乱。

        现在已升至太常,正在长沙安抚蛮人。

        “此言大善!”

        若是当真能说动大将军和潘太常出面劝说蜀国的丞相和丞相长史,此事谈拢的可能性只怕不低。

        前来参加商议的张白连忙也表态道:

        “吾回去也与家兄说说,让他写信给那冯明文,力劝他促成此事。”

        众人一听,顿时大喜:

        “若当真如此,则此事少说也有七八分可成!”

        诸葛亮、蒋琬,再加上一个冯明文,哪一个不是在蜀国掌握实权的人物?

        更别说粗糖一事,与冯明文干系甚大,别人可以不愿意,但冯明文岂有不愿意之理?

        此人素有“巧言令色”之称,让他前去劝说诸葛亮,把握又大了几分!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