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65章 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

第(3/3)页

    “家里大妇不同意?”

        “倒也不是,毕竟小人的小妾和子女名下,在凉州也有些田亩,每年能从会里分到不少红利呢。”

        队长有些扭捏地说道,“就是小妾生的女儿,颇是聪慧。小妾也常在夜里劝说小人,说想让女儿以后去读纺织学堂。”

        “只是她们的户籍是记在凉州那边,对南乡来说,算是外乡人,所以想要上南乡的纺织学堂,怕是困难。”

        “按习俗,这都嫁到咱家来了,怎么还能算外乡人呢?所以,所以小人就想问问君侯,这个事……”

        冯君侯听了,心里暗笑这家伙原来还是个宠小妾的。

        没想到旁边的张大秘书却是神色严肃地问道:

        “这种事情,在退伍回乡的士卒中,多不多?”

        队长面对冯君侯不紧张,但一看到冯君侯身边天仙一般的人儿开口,顿时就紧张地结巴起来:

        “这个,这个,我……小人,身边就有好几个。”

        “当年为了尽快融合胡人,倒是下过力气推行军中将士娶胡女的风气。”

        冯君侯开口解围道,“就算现在不多,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

        毕竟陇右凉州那一带,现在水草丰茂,土地肥沃,可不是隋唐以后的水土流失模样。

        只要愿意娶胡女,两人都可以在凉州分得田地。

        农耕民族对土地的热爱,那绝对是炽热的。

        张大秘书若有所思地点头,不知在想什么。

        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会导致各类问题各种现象的发生。

        从凉州的学堂出来,与从南乡的学堂出来,两者的起点绝对是不一样的。

        看着队长渴望眼神里藏着的小聪明,冯君侯哪里还不明白他的心思。

        当下他笑了笑:

        “你说的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实则事关重大。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这样吧,我再给大伙一个方便。”

        “像你这样的情况,以后我会让南乡学堂专门开一条路子,只要你们多掏一份束脩,就可以让非南乡户籍的孩子在南乡借读。”

        借读费这种事情,南乡早就在富贵人家那里推行了。

        就像是许慈那个道貌岸然的老家伙,每年都要去魏容那里纠缠。

        不拿到一些学院学堂乃至纺织学堂的名额,那肯定是不会罢休的。

        这些名额,要么是人情,要么是大量的钱财,普通人还真没门路拿到。

        不过这一回,倒是可以把享受这个政策的对象再扩大一些范围。

        毕竟让将士娶胡女的事情,是自己决定的,自己肯定也要为这个事情擦屁股。

        但为了避免过份挤占最支持自己的南乡子弟资源,门槛肯定是要有的。

        没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队长略有些失望,不过听到君侯能为大伙特意网开一面,他又高兴起来:

        “多谢君侯,多谢君侯。”

        冯君侯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去。

        同时随口吩咐张秘书记下这事,回去再好好研究一番,如何设立门槛。

        “学生拜见山长。”

        领着学生已经到达的魏容,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走上前来,深深地鞠躬行礼。

        跟在他身后的学生们,也跟着齐齐行礼:

        “拜见山长!”

        声音参差不齐,冯君侯甚至还听到了掺杂着变声期的公鸭声。

        冯君侯哈哈一笑,大声道:

        “无须多礼,吾在这里,已经等候尔等多时矣!如何,关中景色,可是与汉中大有不同?”

        不少学生听到冯君侯的话,禁不住地向前挤,眼带兴奋之色,想要仔细看清楚这位亲手创立了学院的传说人物。

        只听得有大胆的学生大声叫道:

        “山长,吾等这一路来,根本无心观景,只想早日到达长安,跟随山长建功立业!”

        冯君侯重新站到土堆上,看着底下皆是青衣,心头亦是有些激荡:

        “再大的功业,也要需要脚踏实地从实务做起,没有实务,这所谓的建功立业,那就是海旁蜃气成楼,虚幻而已。”

        “山长我当年初至南乡,可是住着茅草屋,与诸人胼手胝足,把南乡一点一滴建起来的。”

        “尔等想要建功立业,也须得沉得下这份心,万不可厌卑近而骛高远,不然只会卒无成焉,知道了么?”

        众人又是齐齐应道:“诺!”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