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人心思变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5章 人心思变

第(3/3)页

,这才讪讪道:

        “汉魏两国,将来谁能一统宇内,谁能知之?”

        阮氏女再次冷笑:

        “关中一战后,天下大势已定,阿郎又何须自欺欺人?”

        许允大惊失色:“细君慎言!”

        “你我夫妻一体,何须遮掩?”阮氏女面不改色,“大魏据天下正中,已有数十载,然则为何这些年来,屡败于汉,连丢三州之地?”

        许允顿时哑然。

        “大魏坐拥十州之地,犹不能灭唯有一州之地的汉国。如今不过七州之地,难道反而能打败有四州之地的汉国?”

        许允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

        “以七州对四州,优势仍在大魏。”

        阮氏女又是一声冷笑:

        “若是司马太傅与曹大将军,二人能合力辅佐天子,齐心抗贼,阿郎此话,尚有可信之处。”

        “然则大魏现在人心涣散,两位辅政大臣之争,虽未摆在明面,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二者将来难以相容。”

        “故而魏汉两国之争,莫说是七州对四州,说是三州对四州亦不为过。”

        若是许允如同桓范那般脾气暴烈,听到阮氏女这一番戳心窝的话,万一拉不下面子,说不得就要再上演一出怒而杀妻的好戏。

        只是许允素来敬重阮氏女,他亦知道阮氏女说的是事实。

        再加上她对自己举荐桓范看似不太看好。

        于是低声下气地请教道:

        “那细君的看法是?”

        “妾的看法有二:若汉国先出兵向东,占据河北洛阳,桓郎君能逃过一难,则可安也。”

        “但若是汉国尚未出兵,大魏两位辅政大臣就先分出胜负,则桓郎君怕是有牢狱之灾。”

        许允大惊:“为何?”

        “以桓郎君与大将军的关系,就算是丢了河北之地,桓郎君最多不过是丢官而已。”

        “而两位辅政大臣相争,阿郎以为,谁会胜出?”

        许允犹豫不能言。

        “阿郎不敢言,那就由妾来说。大将军初掌大权,就如此放纵,只怕迟早会失去人心。”

        “司马太傅身为四朝老臣,声望过人,又掌精锐之士,只待时机成熟,登高一呼,大将军何以当之?”

        “大将军身为宗亲,就算失去辅政之权,犹可为富家翁,但依附大将军之人,怕是难逃清算。”

        “故而妾才言,若局势真如妾所言,桓郎君恐有牢狱之灾。”

        许允身在尚书台,自是知道“台中三狗”为谋私利,不惜轻易改变法度,已经开始有人心生怨恨。

        许允平日虽也觉得有些不太妥,但还未往深处想。

        此时一听到自家细君的分析,登时冷汗直冒。

        他失声叫道:“真要如此,那吾不是害了元则?”

        他后悔地一跺脚,“不成,吾得写信给元则,让他辞了这冀州牧才好!”

        阮氏女一看,连忙拦住他:

        “不成,桓郎君一直不忿自己屈于吕昭之下,如今好不容易才得偿所愿,又岂会轻易听从阿郎之言?”

        “阿郎此番去信,怕是非但不能劝阻,反而让他心生嫌隙。”

        许允想起前些年,自己好友督青徐两地的时候,就被徐州刺史告发而免官。

        后虽又被举荐为兖州刺史,但因为与吕昭的矛盾(原冀州牧吕昭乃是兖州人士),在兖州亦是不太得志。

        如今好不容易熬了过来,以他的性子,肯定是不可能轻易放弃。

        想到这里,许允不由地连连跺脚:“这可如何是好?”

        阮氏女见状,反过来安慰他道:“此不过是妾的猜测而已,阿郎何须如此?”

        许允坦然承认道:“细君每言必有见地,吾安得不担心?”

        他看向阮氏女,“倘若将来当真如细君所言,吾当何以救元则?”

        “倘若阿郎相信司马太傅能胜出,何不趁早取得太傅的信任?若是能在太傅面前立下功劳,何愁没有机会救人?”

        这不就是提前站队么?

        许允听到阮氏女的建议,又开始犹豫起来。

        在这个时候站队,可以说是以自己后半生政治生涯为赌注的豪赌,容不得有一丝错误。

        “让吾好好想想。”

        “汉国取得关中不足一年,太傅与大将军也还没有撕破脸皮,阿郎至少还有数年时间,不用着急。”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