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试探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6章 试探

第(3/3)页

  “允自从城以来,看到城内士吏安居,百姓乐业,其繁华之象,与往昔并无两样,太傅坐守洛阳,那才是真用心了。”

        听到许允这句话,司马懿眼睛似有微光闪过。

        作为一只老狐狸,逃过了曹操的猜忌,又成为了曹丕的最信任的大臣。

        最后还能在大汉丞相与冯鬼王的夹击下,成功带领大军退回洛阳。

        同时抓住几乎不可能的一丝丝机会,在曹叡的眼皮底下成为洛阳实际控制者。

        许允话语里的那点破绽,或者说是话语暴露出来的心思,一下子就被司马懿听了出来。

        代表许昌前来,对方听到自己称赞大将军,非但没有接嘴,反过来称赞自己治理洛阳的效果。

        这说明什么?

        至少在许允心里,曹爽在治理许昌方面,似乎是不如自己?

        想到这里,司马懿却是叹了一口气:

        “士宗过誉了,难道吾在自己人面前,还需要这些虚言么?如今西边蜀虏兵威甚盛,洛阳比往昔可是少了不少热闹啊!”

        “反倒是听说许昌那边,大将军大胆革除旧弊,破格起用名士,颇有新气象。”

        许允跟着叹了一口气:

        “大将军的本意是好的,确实是想要做出新朝新气象之心。可惜心太急了,难免用力过猛,却是让朝中的一些老臣心存疑意。”

        司马懿脸上绽出笑容,安慰道:

        “大将军的做法,吾亦略有耳闻,不过大将军年轻气盛,做法急了一些,也是可以解理的。”

        许允看向司马懿,以言语试挑之:

        “依允所见,这个时候,就要朝中老臣多加引导,而不是任由大将军任小人蒙蔽,乱朝廷法度。”

        司马懿听到这个话,脸上露出笑容:

        “大将军毕竟是先帝所托的辅政大臣,如今时日尚短,且先看看再说。若是士宗有心,回到许昌后,可问问朝中老臣是个什么看法。”

        许允的心有些嘭嘭地跳动起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太傅所言甚是。”

        虽然没有挑明了说,但两人交情尚浅,说到这个份上,已然足够。

        让人把许允送下去休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进入门来。

        “大人,没想到蜀虏的细作居然藏得如此之深,尤其那个郭模,要不要立刻下令,把此人抓起来拷问一番?”

        “拷问?拷问他什么?”

        司马懿有些奇怪地看向司马昭,反问了一句。

        “自然是拷问他关于蜀虏那边的情况。”

        司马懿古怪一笑:

        “若是吾记得没错,这个郭模,乃是太和元年来投的大魏,现在已经有十有一年矣!”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大魏军中,对蜀虏的情况,怕是还没有我们了解,你还想从他嘴里得到蜀虏那边的消息?”

        司马昭一听,这才发觉自己有些过于心急了,脸上不禁有些讪讪。

        倒是司马师,比司马昭稳重得多:

        “大人,那也当要把此人先控制起来才是。”

        司马懿点了点头。

        然后忽然又摇头:“子元,你去军中,把此人带来见我。记着,不要惊动太多人。”

        “子上,剩下这些人,你去把他们全抓起来。”

        “诺。”

        相比于许昌的鸡飞狗跳,大动干戈,洛阳这边抓捕细作的动作,显得有些波澜不惊。

        不过一日时间,就已经有了结果。

        “大人,许昌所说的那些细作,大部在两个多月前就已经逃离了洛阳。”

        司马懿似乎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

        “杨仪来投之事,蜀人又岂会没有防备?这些细作,怕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怎么可能呆在洛阳等死?”

        “那许昌……”

        “许昌那边,说是抓到不少细作,但可说了从细作得到什么口供?”

        司马懿语气幽幽:“这不过是有人借机把事情闹大罢了。”

        “那这么说来,那郭模怕不是也逃走了?”

        “放心,他逃不了,郭模乃军中参军,普通细作,怎么能渗入军中通知他?”

        果然,司马师在傍晚的时候,就把郭模带了回来。

        郭模看起来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这是第二次见到司马懿。

        第一次是他初来魏国时,向当时的魏兴太守说出孟达欲反的消息,司马懿得知后,曾亲自召见了他一次。

        “下官郭模,拜见太傅。”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