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河东裴家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2章 河东裴家

第(3/3)页

会让人觉得此人有些过于依赖家里。

        在冯鬼王正式收裴秀到门下之前,他的身份在学生里面本就有些尴尬。

        若是再加上时不时有家里人过来看望,就更加让他有些融不到学生里面去。

        裴秀没有去看周围的目光,只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上回不是已经跟过来的人说过,让阿母不要再派人过来么?怎么又来了?

        “多谢足下,请问我的家里人在哪呢?”

        “那边。”

        来人指了指不远处站着的数人。

        裴秀再次道谢,然后向着他们走去。

        走近了,这才发现他们当中,有一人披着斗蓬,似乎是不想让人看到他的真面目。

        还没等裴秀站定,那人就突然向前走几步。

        裴秀一惊,脚步顿住了。

        “秀儿!”

        那人有些颤抖地喊了一声。

        裴秀听到这个声音,身子突然一颤,脑门猛地轰隆隆响了起来。

        他不敢置信地盯着眼前的人,失声地叫道:“大人……”

        来人掀开斗蓬,露出一张已经有些苍老的脸。

        若是有魏国的重臣在此,定然会发现,此人正是消失了近一年的尚书令裴潜。

        “大人,你怎么会,怎么会在这里?”

        若是说裴秀对族里的一些人不太感冒,但他对自己的大人,感情却是实实在在的。

        因为虽身为庶子,大人却是把自己看得比嫡子还重,甚至曾有言,有朝一日,让自己继承他的爵位。

        裴秀紧张地向四周看看,脸色忽然变得苍白起来。

        这里可是冯鬼王治下,而大人,可是魏国的尚书令。

        “大人,此地不宜久留!”

        裴秀紧紧地抓住裴潜的手,压低了声音,急声说道。

        裴潜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儿子的手:

        “莫慌,我既然来到这里,就是早有打算的。”

        裴秀瞪大了眼:“大人的意思是?”

        “我已经和你的二叔联系上了,他不日将要来关中。”

        “二叔?”

        “就是为父多年前流落失散到蜀地的二弟,也就是你二叔。”

        裴秀这才想起来,他确实是有一个二叔。

        听说那个二叔,在十多岁的时候,送姊夫入蜀任蜀郡长史,没想到恰逢天下大乱,故而滞留在蜀地。

        借了二叔姊夫的照顾,他早年就已经当上了汉国的官。

        裴潜身为河东裴家的家主,原是魏国尚书令。

        二弟裴俊在汉国当官,而三弟裴徽,又在魏国任职。

        “那大人这一次回来……”裴秀顿了顿,心里有了些猜测,但又不知怎么说出来。

        他最后改口问道,“大人不是在魏国么,怎么会在这里?”

        裴潜叹了一口气:

        “说来话长,关中一战,魏国连失并州雍州,洛阳震动,魏天子出逃。”

        说着,他苦笑地摇了摇头:

        “魏国举国上下,人心动摇,君不信臣,臣不忠君,一片亡国之像。”

        “魏天子在这种情况下,让我出任尚书令,不过是想借我河东裴家之名,收拢河东人心罢了。”

        当年魏国失去了西平郡,魏天子所宠的后妃郭氏,正是出自西平大族郭家。

        萧关一战时,冯鬼王后路被断,谣言四起,郭家在西平郡在后方借机起事,结果被屠戮一空。

        这件事情,因为发生的地点是在遥远的凉州,所以少人知晓。

        但裴潜身为尚书令,又岂会不知?

        曹叡匆忙让他出任尚书令的做法,目的何在,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加上得知河东民乱之惨烈,还有裴秀母子落入乱军不知所踪,让裴潜实是心如火焚。

        最后曹叡突然病逝,魏国内部更是混乱。

        这种情况下,裴潜已经看出,汉魏之争,汉国已经占了上风。

        魏国处于下风也就罢了,内部居然还有分裂之像,偏偏又立了一个五岁的幼儿为帝,说是亡国之像亦不为过。

        所以他哪还有什么心情去替魏国拉拢河东人士的人心?

        于是干脆趁着混乱,出逃魏国,回到河东。

        以前裴家是重注压魏国,现在世道不同了。

        虽说自己有个二弟在汉国,但却无甚实权。

        还不如自己这个家主回来亲自主持裴家如何归顺大汉。

        反正自己的儿子正好被冯鬼王看好——如果传言是真的话。

        裴潜此次过来,第一是看儿子,第二,就是想要向儿子证实这个传言的真实性。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