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一拍即合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3章 一拍即合

第(3/3)页

尚书令裴潜出逃魏国,要前来投靠大汉?

        冯君侯一听到这个消息,以他这些年修炼来的心性,仍是止不住地惊呼:

        “此话当真?”

        “某岂敢欺骗君侯?”裴俊说着,从袖套里拿出一封信,起身奉上,“此乃家兄托某给君侯的信,请君侯过目。”

        冯君侯接过来,并没有当场打开,而是放到案上。

        然后看向裴俊:

        “令兄有心弃贼从正,那自是最好不过,只是为何他不亲自前来,而是托了裴议郎前来?”

        “回君侯,家兄有一子,虽是庶出,但极是聪慧,少有名声,被称河东领袖。”

        “如此良材美玉,自然是被家兄视若珍宝,把他当成继承者来培养。”

        “只是去年的时候,此子在河东民乱中失踪。故而家兄回到河东后,一是急欲寻回爱子,二是借此机会,重整裴氏。”

        “所以这才没有立刻前来拜见君侯,只是托某先给君侯送信,还请君侯海函。”

        话虽说得有些不太明白,但冯君侯却是听明白了。

        “嫡庶之争?”

        “君侯明见。”

        这么说来,这个裴潜能当上魏国的尚书令,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啊。

        魏国丢了河东,身为家主的裴潜,却在魏国当官。

        要说裴家的其他人,对宗房没有任何想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世家内部的争斗,有时候并不比敌我之争来得轻松。

        再加上裴潜居然把一个庶子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看起来是有魄力。

        但此事对于裴氏内部来说,却是一个隐藏的炸药桶。

        裴潜要是能一直掌握裴家大局,那倒还好说。

        关键是他在魏国当官,而河东却落入了大汉手里。

        偏偏那个少有名声的庶子还失踪了……

        对于裴氏某些有心人来说,这不是天赐良机是什么?

        裴潜壮士断腕,从魏国跑回来,并没有立刻来见自己,而是先重新统一裴氏内部意见。

        若是能同时寻回爱子,恐怕还能借此机会,把裴氏的嫡庶之争一并解决掉。

        手段,确实了得啊!

        只是这个“河东领袖”的称谓怎么有点熟悉?

        “裴议郎,不知裴公的那个爱子,是叫什么?”

        “裴秀,裴秀彦。”

        “咳咳咳……”

        冯君侯再次咳嗽起来。

        “所以裴议郎的意思是,令兄是去找他的爱子了?”

        “正是。”

        冯君侯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裴议郎,若是有机会,请转告令兄,冯某对裴公闻名久矣,若是能与裴公相识,实乃冯某人之幸也!”

        就冲着裴潜破除常规,公开扶持庶子的做法,就值得见上一面。

        瓦解世家,大推恩令乃是利器啊!

        ps:裴潜逃回河东的原因,我觉得已经写得很明白了吧?

        魏国让他上台,本来就是为了河东,想让裴家做第二个西平郭家,所以他到底做不做?

        除非他真看好魏国的未来,能反攻河东,否则他真要做了,等待河东裴家的,就是被血洗。

        前有西平郭家,后有河东民乱,只要是正常人,都相信汉国不可能手软。

        但若是他不做,那就暴露了自己的立场,那种情况下,魏国但凡有点智商,都知道他不值得信任。

        到时候肯定是要提防着他,怎么还可能让他继续做尚书令?

        能看在河东裴家的面上,让他留着性命做个散官不错了。

        察看魏国高层决策,随时策应汉国之类,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从个人层面来说:

        汉国收复了河东,他身为家主,却在魏国做官,就意味着失去了来自河东家族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家主的位置。

        在没有与汉国沟通,甚至连家族都没有沟通的前提下。

        就让堂堂裴氏家主主动化身细作潜伏在魏国,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

        更别说还是没有太大希望,甚至没有太大意义的那种细作。

        相反,如果他以魏国尚书令,再加上河东裴家家主的身份,前来投奔汉国。

        那他所能受到的待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吗?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