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两番热闹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2章 两番热闹

第(3/3)页



        曹丕称帝后,这四人皆被重用,地位极高。

        特别是吴质,多次给曹丕献计,为奠定曹丕的太子之位,立下大功。

        曹丕篡汉称帝后,立刻马不停蹄地派人把吴质接到洛阳,任命他为中郎将,又封他侯爵,让他持节度幽、并诸州军事。

        几年后,吴质从河北归来,曹丕又命京城内上将军及特进以下众将军都到吴质府上欢会,给他庆贺。

        因曹真长得比较肥胖,而四友之一的朱铄长得很瘦。

        吴质在酒酣之时,故意叫说唱优人上来戏说肥瘦。

        时为上将军的曹真以自己是宗室重臣,耻于被戏弄,怒责吴质。

        没想到吴质竟是按剑而起,怒骂曹真。

        曹真遭此羞辱,事后曹丕没有任何反应,可见其对吴质的宠信。

        陈群作为另外一个“四友”,也曾被吴质中伤。

        曹叡初登基时,吴质就向其陈述安危大计:

        司空大臣陈群乃平庸之辈,非国相之才;称赞骠骑将军司马懿,忠贞机智,是国家栋梁。

        曹叡深以为然。

        故而曹叡的四位辅政大臣,曹真曹休因皆是宗亲,故而能掌兵在外。

        而司马懿以非宗亲的身份,居然也能领军驻守宛城,督荆、豫二州诸军事。

        曹叡此举虽有趁机收中央大权之嫌,但司马懿无论是权力还是影响力,远超陈群,却是实实在在的。

        陈群虽是唯一没有被派出洛阳的辅政大臣,地位看起来尊高,但却被曹叡认为不会影响自己掌控朝堂。

        由此可见,吴质的话,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也正因为吴质恃宠而骄,行事张狂,得罪了太多人,偏偏这些人,在曹丕死后,又成为了曹叡一朝的实权重臣。

        再加上他一向喜欢结交权贵,从不跟乡里百姓往来,在家乡名声也不佳。

        故而吴质死后,被他得罪过的人集体反攻,生生给他拟了一个“丑”,谥“丑侯”。

        吴质生前有多风光,在他死后,后人就有多凄惨——被朝中实权大佬集体打压,待遇不可谓不高。

        吴质本非世家子出身,家里并没有太大的根基,他一死,家道就迅速衰落,又因他被乡里所恶。

        其后人竟是连老家都回不去,只能是靠着吴质生前积累下的家产在洛阳度日。

        再加上其子吴应,曾在曹丕时荫官,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升过官,但好歹也有些微薄的俸禄糊口。

        当然,更多的是,大伙愿意给司马懿一个面子。

        同时也是不愿意担上不敢当面报仇,只敢仗势欺负小辈的小人名声。

        不过吴应虽然受自家大人所累,这些年来日子不好过,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修改自家大人谥号的努力。

        他无数次地向朝廷上书,想尽办法拜访各个仇家,期间不知受了多少白眼。

        但他从不退缩,从未气馁,失败一次,就重新再来。

        有道是,世事无常。

        吴质后人受吴质连累而被打压,如今居然又会因为吴质的恩泽,再次进入洛阳世人之眼?

        太傅当年受吴质在天子面前大力推举之恩,如今太傅之子,也不知是不是报恩,竟是要娶吴质之女为妻。

        以曹真为首,力主给吴质恶谥的魏国元老大臣们,这些年来,已经渐渐死得差不多了。

        再加上吴应一直以来的矢志不改,让人们不由地感叹此人的孝心,实是世间少有。

        就算是对吴质有恶感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吴质生了个好儿子。

        这种情况下,司马师娶吴氏为妻,非但没有被吴质名声所累。

        反而让不少人觉得,太傅确实是重情重义之人。

        他对逝去旧友的后人犹能如此,对昔日旧友的情谊,又当是何等看重啊!

        司马师娶吴氏女的消息,早就提前传至许昌。

        毕竟太傅乃四朝老臣,朝中老友甚多,虽然以他们的身份,没有必要亲自前来祝贺,但是派子弟辈过来,也是常情。

        就算是不派,身为子侄辈的司马师,也是要告诉这些叔伯一声的嘛。

        许昌的老臣在接到喜帖后,不少人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也不知谁家的院子里,有人恨恨地骂了一句:

        “曹爽鼠子,台中三狗,最是薄凉无情,比起太傅,犹不如一汗毛!”

        《蜀汉之庄稼汉》

        喜欢蜀汉之庄稼汉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