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太子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26章 太子

第(3/3)页

当然,若是自己的阿妹能跟冯明文多生几个孩子,她自然更是乐见其成。

        皇后在锦城的时候,一直没能生下孩子,到了龙兴之地汉中,这才生下了太子。

        生下太子之后,大汉更是大捷不断,兴复有望,所以她在这方面有某种迷信:

        未央宫可是高皇帝所建,倘若冯明文这一次真在未央宫让自己的妹妹怀上孩子,那就是上天的安排。

        说不定这个孩子,日后可助大汉恢复前汉之盛。

        正是怀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心思,所以皇后这一次对两人在宫里情难自禁的行为高举轻放。

        反之,若不是上天的安排,那以后他们要是敢再犯,那可别怪她不客气了。

        右夫人哪里知道自己阿姊的这些心思?

        她听到阿姊的话,大是为自己的孩子打不平:

        “阿郎都曾说过,府上的孩子,能学会他的三分学问就已经不错了。因为好多东西,在外面做不出来的,他也只是在师门见过。”

        “其中的学问,若是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根本没有办法通晓其中的道理。”

        “所以阿姊你说让阿漠学完府上的学问,根本不可能!”

        “就连阿梅,做出那么多东西,都没能完全明白阿郎教给她的那些格物之学。”

        听到右夫人这个话,皇后就是怒其不争,直接用手指头戳她的脑壳:

        “你都知道学不完,那还不赶快跟他多生几个!多生一个,就能多学一分。”

        大汉皇后在皇宫给大汉太子谋划未来,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吴国太子孙登,却是陷入了悲痛与忧虑之中。

        原来吴郡徐家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徐夫人病重。

        徐夫人乃是孙权的第二任妻室。

        她最初嫁给吴郡陆家的陆尚,陆尚早逝,徐氏因无子,于是回徐家独居。

        后来孙权的原配谢氏早卒,于是时为讨虏将军的孙权便聘徐氏为妻,同时把孙登交给她抚养。

        徐氏本无子,对尚还年幼的孙登自然疼爱有加。

        谁料到过了几年,孙权觉得徐氏性妒,于是又把她遣回吴郡徐家居住。

        相比之下,妾室步氏(即步练师)因貌美,且性格温顺不妒,深得孙权所宠。

        这等事情,若是放到普通人家,最多算是妻妾争宠。

        但放到帝王家中,特别是还牵扯到太子,那可就不一样了。

        孙权称帝后,要册封孙登为太子,而孙登推辞道:

        “欲立太子,先立皇后,此谓先立根本,方行道义。”

        孙权问道:“汝母何在?”

        他的本意,是想让孙登认步氏为母。

        没想到孙登却是回答道:“吾母在吴郡。”

        孙权闻言,默然无语。

        毕竟孙登此举,乃是孝道,孙权自然不可能斥责他,但孙权又不想立徐氏为后,故而默然。

        不过虽然孙登坚持要先立皇后,但孙权最终还是先立他为太子。

        只是这皇后之位,因太子和大臣们意属徐氏,而孙权又欲立步氏,双方僵持不下,于是就这么空悬了下来。

        这么些年来,步氏虽有皇后之实,内宫无不称之为皇后,但她一直得不到太子和朝中大臣的承认。

        也就是她性格好,并没有因此生气,还经常派人给太子送衣服。

        孙登得到步氏赏赐的衣服后,往往只是拜受,从来没有穿过一次。

        与之相反的是,吴郡的徐氏每以养母的身份派人给他送来衣服,他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由此可见,孙登对徐氏,确实视之如亲母。

        如今他得到徐氏病重的消息,如何不心急如焚?

        他立刻派人前去探望的同时,又前去求孙权,哭述道:

        “孩儿早年受阿母抚育之恩,这些年来未能承欢于膝下,已是大不孝。”

        “如今得闻阿母病重,五内如崩摧,急若颠狂,恳请陛下,允儿臣前去给阿母侍奉汤药,以全孝道。”

        孙权虽不喜徐氏,但他对自己这个颇有贤名的儿子,却很是满意。

        此时听到太子的请求,非但没有为难他,反是说道:

        “孝道为大,吾既为天子,又岂会阻拦自己的孩子尽孝?吾再派宫内的侍医陪你前往。”

        孙登闻言,连忙叩谢。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