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推波助澜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1章 推波助澜

第(3/3)页

    虽说这种事情概率不是很高。

        毕竟马先生与兴汉会的交情匪浅,甚至很多时候,马先生可以替兴汉会传话。

        而兴汉会的表态,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冯都护是同意的,至少也是知情的。

        但吕1很惜命。

        所以他要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准备。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马田得知孙权迫不及待地给长安写信之后,心里已经想到了一个问题:

        吴国今年的饥荒,恐怕比自己想像中的还要严重?

        心里这般想,马田嘴里满口应下:

        “吾自会写信给冯都护,请求冯都护伸手帮忙一二。”

        想了一下,他又补充说道,“兴汉会在锦城那边的主事邓维哲,乃是前番出使江东,代表大汉与吴国盟誓的邓伯苗之子。”

        “邓维哲颇有其父之风,想来对此事,必定会上心。我再多写一封信给他,让他多做些准备。”

        这一回,轮到吕1感激:

        “多谢多谢,多谢先生。”

        “举手之劳罢了。”

        “我知先生握瑜怀瑾,胸怀讨贼大计,不计俗凡之事,但终是带了这么多学生来到江东,总有照顾不及的地方。”

        吕1拱手道,“某在此向先生保证,只要是事关先生与学院学生,校事府必定竭尽全力帮忙。”

        “吕中书有心了。”

        “互助,互助而已。”

        得到马先生让人明日来取信的答复,吕1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回到校事府后,又立刻派人送了厚礼过去。

        买粮之事,需要马先生从中搭线,所以吕1也不怕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什么交往甚密之类的话。

        待到第二日,吕1没有派人过去,而是亲自又去了一趟,果然从马先生手里拿到了信。

        “汉国人士多豪爽矣!”

        吕1大是感叹。

        前有冯都护,给大吴借马借盔甲借兵器。

        后有马先生,为大吴想办法买粮借粮。

        感叹之余,即便如吕1者,亦是有些唏嘘:

        大吴这些年,受汉国帮助良多,只盼讨贼大业早日成功,如此方不负汉国的援手啊。

        马先生的信送到长安时,已经是初夏了。

        与信件一起来的,还有同样接到江东来信的邓良。

        “维哲这一路上可还好?”

        “有劳兄长关心,尚还好。”

        邓良的大人虽贵为右卫将军,但邓良却是一直没有出仕,只愿留在锦城。

        原因很简单。

        他的阿母已经年老,多有不便,他需要亲自照顾才放心。

        就如这一次天子迁都,大部分朝中大臣的亲眷,也陆陆续续地迁到了长安。

        但邓良的阿母身体不太好,不适合出远门,所以就留在了锦城。

        这一次邓良难得过来,自然是商量这一次的吴国缺粮之事。

        “这些年你在锦城操劳,一直做得很好,你的功劳,不但是我,陛下也记着。”

        “哪一天你想着出仕了,不管是想留守朝中还是出任地方,总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看着已经开始蓄起了胡须的邓良,冯都护多少有些感慨:

        “一晃就这么多年了,有时候还觉得是昨日呢。”

        邓良微微一笑:

        “此许微末之功,小弟何敢居功?再说了,这些其实都是会里兄弟的出力,我不过是代表会里出面而已。”

        冯都护摆摆手:

        “有功就是有功,自家兄弟,不须自谦。除了你,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既然能让我放心,又能安心留守的人。”

        “我们谋划了这么多年,总算是等到了这么好的机会,锦城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平日里一向淡泊的邓良,谈起此事,情绪终于少见地出现了波动:

        “兄长放心就是,这几年来,蜀地的大族都算是配合,再加上今年又提高了粮价,他们高兴都来不及。”

        这些年来,被盘得圆润无比的蜀地世家,其实早就想认命。

        奈何大汉丞相一直压着,不愿意全面放开口子。

        直到拿下关中与并州,大汉的急速扩张,需要补充大量人才。

        再加上丞相去世,天子迁都,这才算是彻底翻了过去,朝廷开始大量启用蜀地子弟。

        如谯周,出任太子家令,就是一种态度。

        这大约也算是一种帝王心术吧。

        丞相前抑,天子后扬。

        搞的现在蜀地世家对汉家天子,很是拥护。

        这么多年了,大伙终于苦尽甘来,得知朝廷又打算大量卖粮给吴国,岂有不踊跃拥护之理?

        事实,这几年来,兴汉会每年都会高价收一批粮,转卖往东边。

        不过那是有定额的。

        今年可不一样,听说居然是放开了限额,有多少收多少,这等大好事,可不得好好赚一笔?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