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管山海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8章 管山海

第(3/3)页

        原因很简单。

        中国的银矿极少,至少要比金矿要少得多。

        前汉的时候,金银兑换比例是一比三。

        不少胡商不远万里从从丝绸之路过来与中原交易,除了货物,很多时候也拿着银子来换黄金。

        然后再把黄金运回他们的国家换银子,赚取差价。

        随着中原的黄金不断减少,银子流入不断增多。

        再加上前汉喜欢用黄金陪葬,耗费了大量的黄金,这才导致了金银兑换比例不断扩大。

        这就是为什么两汉时书上说所的金,是真正的金子(除非特意说是赤金,那就有可能是黄铜)。

        但到了隋唐,书上所说的金,却变成了铜。

        就是因为中原的黄金在不断地减少。

        所以以现在的白银地位,发现一座银矿,确实也算得上是大惊喜。

        只是听到这个消息后,冯都护神色一动,却是别有心思:

        “狼山?那不是在高阙附近?这个事情,没有动静还好,但凡有动静,恐怕是瞒不过霍都督的。”

        “所以兄弟们这不是等着兄长你想办法么?”

        许勋搓搓手,“兄长若是能想个法子,给我们会里再拿几个矿山名额,那兄弟们这辈子就不用再发愁了。”

        冯都护听到这个话,忍不住地“哈”地一声笑:

        “你们早就不用为这辈子发愁了好吧?”

        然后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就算是能再拿几个矿山名额,那又如何?”

        “只要一出货,消息尽早是要泄露出去的,到时候朝廷……”

        说着,冯都护又指了指上天,“还有宫里,难道还不知道这是被我们诓了?”

        他似笑非笑地看了许勋一眼:

        “真到那一步,恐怕你与我,还有会里参与此事的兄弟,确实不用为这辈子发愁了,因为可以考虑下辈子了。”

        从管仲开始,中国就开始实行“官山海”(即山林川泽归国家所有)。

        到了前汉,又加了盐铁专卖。

        就算到了大工业时代,这种思维也从来没有动摇,专营专卖反而是越来越多。

        想要瞒天过海,欺瞒朝廷,眛下银矿,造成既成事实?

        说好的煤矿,开出来变成了银矿,糊弄谁呢?

        真当朝廷是傻子?

        这是在挑战朝廷的底线。

        冯都护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

        当然,若是宫里只有一个阿斗作主,以冯都护现在的权势,说不得还能运作一番。

        但最多也就是能保自己生前富贵,而且会遗祸后人。

        更别说现在宫里还有一位皇后。

        在皇后眼皮底下干这种事,拿这种烫手钱,能爽几年?

        怕过不了几年,就要被抄家问斩,家产充公。

        冯都护巡视北地,虽说有所必要,但未必不是存了不想呆在长安跟那位皇后发生冲突的心理。

        听到兄长这般说,再看到兄长这般神色,许勋有些讪讪。

        这么多年来,兄长在不少兄弟心里那都是无所不能。

        而且那可是银矿啊!

        巨大的利益蒙蔽了理智,让人忍不住地想要铤而走险,最是正常不过。

        “难道就只能这么上交给国家?”

        许勋仍是有些不甘心。

        “白白上交肯定是不行的。”

        冯都护微微一笑,“会里的兄弟,漫山遍野,辛辛苦苦查探到的东西,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再说了,朝廷也是要脸面的,怎么好意思白拿好处?”

        就算是真想要白拿,难道他这个会首是摆设?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冯都护眼中闪过亮光,似乎竟是有了些许轻松之意。

        “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

        “一件困扰了很久的事,拿银矿来换,应当是划算的。”

        许勋不明所以。

        冯都护也不过多解释,摆了摆手:

        “此事所涉交换,其中牵扯甚多,先容我细加考虑一番,但肯定是不能让会里的兄弟吃亏。”

        许勋对此事,本也只是存了万一的侥幸想法,如今听得兄长不愿意,他也只能叹了一口气。

        与许勋的垂头丧气不同,冯都护却是目藏深幽,嘴角微微翘起。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