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绞杀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2章 绞杀

第(1/3)页

延熙四年四月,天气开始变得有些炎热。

        魏国名义上的都城,洛阳,太傅府。

        司马师步伐匆匆,拿着一份密信进入司马懿的书房:

        “大人,南边来消息了,吴国兵分三路,大举北犯!”

        “嗯?终于动手了么?”

        手捧着书卷在阅读的司马懿,听到司马师的禀报,拿在手里的书卷没有丝毫的颤抖。

        只见他抬起头来,神色不变:

        “吴寇此次进犯,动用了多少兵马,可曾探明?”

        司马师一边把手里的密信递过去,一边回答道:

        “回大人,尚无准确数字,不过据探子得到的消息,有说二十万,有说三十万,乃至举国之兵的都有。”

        “大人不如先看看从许昌传过来的密信,说不定里面有提及。”

        司马懿放下书卷,接过密信,揭开上面的泥封,抽出信纸看出起来。

        过了一会,他若有所思地捋了捋胡须:

        “看来这一次,吴寇确实是声势不小,据从许昌探到的消息,王彦云(即王凌)上报说,仅仅是淮南,吴寇兵力就不少于十五万。”

        从目前的情况看,吴国兵分三路北犯。

        一路由孙权亲领,从巢湖攻合肥。

        一路由诸葛恪率军攻六安郡。

        而最后一路,则是由诸葛瑾、步骘领兵攻荆州的柤中(即后世湖北南漳)。

        “大人,这可算得上是全面北犯啊!”

        司马师听到司马懿的解释,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看来王彦云言淮南有十五万吴寇北犯,所言不虚。”

        司马懿却是没有接口,他又细细地看了一遍密信,然后站了起来,来回走几步。

        最后这才开口问道:

        “陆逊呢?”

        司马师一怔:“陆逊?”

        “对,陆逊呢?若吴寇当真是举国来犯,那作为吴国诸将中最识兵势的陆逊,为何没有动静?”

        司马懿一边说着,一边摇头:“这不合常理。”

        若说起魏国中最害怕的吴国将领,非陆逊莫属。

        吴国当真是举全国之兵来犯的话,孙权没道理放着陆逊此等人物不用。

        司马师经司马懿这么一提醒,立刻就反应过来:

        “大人是说,吴人有诈?”

        司马懿呵然一笑,脸上有些许的不屑之色: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阵前行诡,理之所在。”

        “更别说,吴人素来喜行诡诈之事,他们哪一次没有诈,反而是不正常。”

        司马师一想也是,于是问道:

        “那大人,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许昌那边?”

        虽然洛阳与许昌势如水火,但终究是同属魏国。

        汉国也好,吴国也罢,都与大魏是死敌,不死不休的那种。

        他们可不会因为洛阳与许昌不和,就会对他们当中的任何一方有所偏袒。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司马师还是懂的。

        许昌那边真要出了问题,挡不住吴人,那么洛阳迟早也要背腹受敌。

        没想到司马懿却是微微仰起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好一会这才摇头:

        “不急,不急于这一时。”

        “大人?”

        司马师有些不明所以。

        “陆逊虽然知兵势,但此人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司马懿语气里竟是带着一丝庆幸:

        “无论是当年石亭一战,还是领兵攻取六安,皆可看出,让此人守境,则天下几无敌手。”

        “但若是让此人攻城,却不过是耳耳罢了,不足为惧。”

        司马懿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

        “依吾看来,若是孙权以陆逊为奇兵,就算能取得一时奇效,也不过是能占一些便宜,并不足以扭转大势。”

        “更兼淮南那边,王彦云(王凌)、文仲若(文钦)、田国让(田豫)等人,皆非庸才,依地利而守,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有些闪烁:

        “大不了我们先让曹昭伯(即曹爽)先吃些亏,待时机成熟,再另行提醒一番,不是什么坏事。”

        司马师明白过来,赞同道:

        “既不影响大势,又能趁势打击曹昭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