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偷渡稠桑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47章 偷渡稠桑

第(3/3)页



  “魏贼!”

  “是,是,是!曾给魏贼当过军卒,那是,那是,”那人努力想了一下,“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小人的先父,乃是关中人士,后来遭到兵乱,举家逃入汉中,岂料魏,魏贼后来攻入汉中,尽迁汉中百姓。”

  “小人那时才十三岁,就又跟随先父迁回乡里,谁料还没安顿下来,未有生计,当地官府欺小人全家才回乡里,无着无落,就把小人与大人皆征入军中。”

  “吾等父子随军才过函谷关,就传魏贼在南边荆州又遭到败仗,战事吃紧,魏王正在迁都,闹得人心惶惶。”

  “当时不少军士私自逃离,小人与先父亦,亦趁乱出逃,藏身于秦岭之中。”

  姜维听到这里,算是明白过来了。

  这不就是曹操与先帝争汉中不利,然后紧接着又遇襄樊之战,兵力不足,所以不得不紧急征发各地役夫的事情?

  当然,此人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姜维不关心。

  反正他是大汉的征东将军,和魏贼又没什么关系。

  他只关心,自己究竟能不能翻过眼前的高塬,绕至贼军后方。

  “你所言,可为真否?”

  “小人以性命担保,字字属实。”

  从眼前这队军伍的旗帜看来,多半是尚赤,如今喊魏为贼,当是汉军无疑了。

  若是换成魏军,他肯定是半个字的实话都不敢说。

  “好,既然你敢如此保证,那也就是说,你在这山里,藏身二十余年?”

  “是。”

  “那也就是说,你很熟悉这一带了?”

  ….“是。”

  “那你肯定也知道,如何翻过这道高塬了?”

  “知道,知道……”

  姜维再次凑近那人,盯着对方:“带路,只要你能带对了路,我就相信你。”

  乱世之中,百姓逃入山林避难,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反而是最正常不过。

  李六的这番话,确实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姜维起身,招了招手。

  “将军?”

  “拿一袋糖粮,三袋干粮,五张毛毯过来。”

  “喏。”

  东西很快拿过来了,姜维把一块糖粮扔到他面前,示意道:

  “试试?”

  那人迟疑地拿起来,犹豫了一下,小心地啃了一口。

  才刚嚼了两下,眼睛顿时就勐地一亮:“咸的?好吃!”

  “当然好吃,这里头可是拌了盐巴,肉丝,鸡子等等不少好东西,吃一块能顶一顿饱。”

  姜维说着,拍了拍布袋:

  “这三袋,全是这个好东西。”

  他又拿出另外一块扔过去,“再尝尝这个。”

  这一回,那人没有再犹豫,直接就是咬下一大块。

  然后眼睛顿时瞪得直圆熘:“甜的?”

  话说得太急,嘴里不小心喷出了沫子,然后吓得他下意识地捂住嘴,小心地扒拉着地面,捡起米粒大小的沫子,放回嘴里。

  “自然是甜的。”姜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拍了拍装着糖粮的布袋,“这么一大袋,全都是。”

  “里头加了糖,就你手里这一块,吃下去能顶半天的饿。”

  “啥是糖?”

  “就是蜜。”

  懒得跟他解释,反正也解释不清。

  “折寿咧……”那人目光有些呆滞,喃喃地说道,“吃下去折寿咧……”

  “蓬!”

  姜维抖开毛毯,再扔到他面前,“毯子,厚实得很!山里寒气重,夜里盖上它,暖和得不得了!不信你摸摸!”

  “将军,将军,你这是……”

  李六身子哆嗦着,就连嘴唇都跟着颤抖起来。

  “只要你能带着我们翻到对面去,这些,就都是你的,到时我会放任你离去。”

  姜维指了指眼前的东西,然后目光冷森地盯着对方:

  “但若是你做不到,那就定然是魏贼细作,到时候吾要借汝项上人头磨剑!”

  李六连忙磕头:

  “小人不敢瞒将军,小人正好知道,有一处地方,可攀援而上,翻过高塬。”

  “好!”

  姜维大喜。

  待军士带着李六下去,左右有人担心地问道:

  “将军,若是此人撒谎,或是魏贼细作,到时我等跟随前往,只怕有危险啊!”

  姜维笑道:

  “吾又岂会想不到?只是我看此人衣着神态,不似军中之人,所言就算有假,也有半真。”

  然后又放低了声音:

  “方才吾曾用言语诈彼,依彼之反应看来,吾料其所住必在附近,你且领人前去细加搜寻。”

  “若是能找到同类,自是最好,就算是找不到,也要找到线索,到时吾再试探一番,自可知道他究竟是不是细作。”

  如果对方的同伙当真是逃世避难,此时只怕已经开始藏到别处。

  但匆忙之下,肯定不能毁灭所有痕迹。

  到时只要相互印证一番,就能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喏!”

  .

  甲青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