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劝谏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95章 劝谏

第(3/3)页

了?”

  潘夫人惊喜地站起来,循声看去。

  果见孙权正抬步拾阶而上。

  “妾(女儿)拜见陛下。”

  “哈哈,起!都起来吧。”

  孙权的心情似乎不错,语气里带着欢声:

  “远远就看到你们两人在这里说话,看起来说得挺高兴啊,不知道我有没有打扰到你们的雅兴?”

  潘夫人掩嘴一笑:

  “陛下说笑了,公主可是在等陛下呢,要给陛下请安呢,妾才是打扰的人。”

  她眼波流转间,颇有娇媚之意,“要不妾先退下,让陛下和公主说一会话?”

  “喛,不必了。”

  孙权摆了摆手,他看看潘夫人,又看了看全公主。

  一个是他最宠爱的夫人,一个是他最宠爱的女儿。

  两人居然能相谈甚欢,这让他老怀大慰。

  这个女儿,终于能跟宫里的夫人合得来了。

  不像与王夫人那样,简直就水火不相容,让自己颇感头疼。

  “此处风景不错,水气宜人,夫人挑的好地方。”

  孙权走到地席上,招呼道:

  “来,夫人且过来陪朕坐,让朕放松一番。”

  潘夫人巧笑倩兮地走过去。

  “女儿你也过来。”

  全公主却是摆了摆手,故意在孙权和潘夫人两人之间来回扫了几眼,说道:

  “女儿进宫给父亲请安,是想念父亲了,担心父亲的身体。”

  “现在么,”她意味深长地说道,“看到父亲有人照顾,女儿也就放心了。”

  言毕,她促狭地眨一眨眼,“那女儿就先行告退了。”.

  实则是对潘夫人使了个眼色。

  看着女儿背影,孙权不以为羞,反而高兴地大笑起来。

  “陛下!”

  潘夫人自然是接受到全公主的暗示,当下娇嗔。

  孙权再次大笑,拎着装蒲桃酒的酒壶晃了晃:

  “你们两人倒是好酒量。”

  “呀!陛下,是妾的错,妾这就让人收拾一下。”

  “不用不用!”

  孙权倒是一点也不介意,在心情好的时候,或者对喜欢的人,他还比较嘲啁无方的,没有太大的架子。

  比如说,早年朱桓出征,孙权送行。朱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凭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孙权大笑。

  “饮夫人和自己女儿喝剩下的酒,乃是难得的滋味。”

  孙权把酒倒在潘夫人的杯中,一饮而尽,然后咂吧了一下嘴巴:

  “就是酒太少,不足以尽兴,来人,再给朕送一壶酒上来。”

  然后又对潘夫人说道:

  “美人在怀,美景当眼,不醉何归?”

  两人于是在昭宣台上畅饮观景游玩。

  潘夫人得了全公主的帮忙,尽解昨夜之忧。

  再加上陛下陪在身边,心情大好之下,不知不觉已是沉醉。

  她站在台上,饮满了一杯酒,看着台下的湖面水波,鱼鳞微现,心头一动,把嘴里含着的酒吐在玉壶中。

  “来人,把这壶里的酒,倒下去,今日我便请这湖里的鱼儿也喝蒲桃酒!”

  宫人奉命接过酒壶,往湖里倒去。

  哪知倾斜酒壶时,只听得里头有叮当之声。

  原来是潘夫人喝醉了,不小心把手指所戴的红宝石指环掉了进去。

  潘夫人接过宫人递回来的指环,乘着醉意,把它挂在石榴枝上:

  “它欲离我而去,乃是天意,吾岂能强留,不若就让它在这里与石榴相伴。”

  半醉的孙权见此,亦是拊掌大笑:

  “美哉,妙哉!”

  原来红宝石和石榴树叶红绿相映,在湖风的吹拂下,微微轻摆,颇有意境。

  再加上树枝下袅袅站立,有如风吹弱柳的潘夫人,当真是美哉妙哉。

  孙权乘着醉意,说道:

  “夫人以环挂榴,以后这台,便叫环榴台吧!”

  从此,昭宣台改环榴台。

  潘夫人以神女之名,又被人称石榴花神。

  这本是一段佳话。

  但云游到吴地的某位姓诸葛道人,听到这个传闻后,淡然一笑:

  “天下三分,汉魏吴三国相争,‘环榴’之名,可谓‘还刘’,由此看来,吴国必归汉国矣!”

  他的目光,看向遥远的西北,“阿兄,你的遗志,看来有人会替你实现。”

  他又摇了摇头:

  “建业虽有龙气,奈何龙脉被断,吴国定都于此,国运难以长久,此地不留也罢。”

  言毕,他竟是不入建业城,转身飘然离去。

  (注:指秦始皇曾派人挖断秣陵龙脉一事)

  PS:大佬你这是在拿钱砸我啊,不加更这钱拿的不安心。深更半夜哄完孩子还得违背原则继续码字。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