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养小人千日,用小人一时_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0章 养小人千日,用小人一时

第(3/3)页

为冯明文以师门秘法破解了叔母身上的诅咒。

  (注:354章鲁班经、355章就说说话)

  想到这里,诸葛恪的脸色越发凝重起来。

  鲁班锁,本是六根,他小时候就玩过。

  六根鲁班锁,称为六合榫,七根则曰七星结。

  乃是叔母按《鲁班经》记载所制,说是可以开智。

  对于山门子弟来说,《鲁班经》乃密术之书,但对于别人来说,可谓不祥之书。

  所以诸葛恪虽玩过鲁班锁,但没从未对外人提起。

  那陛下又是怎么知道七星结的?

  想到某种可能,诸葛恪心里顿时一沉!

  自家叔父叔母亲自经历的事情,诸葛恪对《鲁班经》的传闻,已是深信不疑,甚至颇为忌惮。

  如今看到陛下写信来问,如何不担心?

  大吴已经没了一个太子,他可不想再没一个。

  虽说陛下是天子,百无禁忌,鬼神辟易,但万金之躯,自然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

  一刻也没有耽搁,诸葛恪立刻泼墨挥毫,匆匆书信一封,以自家叔父叔母之事,详细地述说了《鲁班经》之害。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他还把如何解开七星结,也一并细说。

  然后立刻拿着书信去见正在等待回信的天使,千叮嘱万嘱咐:

  “此事事关重大,请天使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至建业!”

  天使见他神色凝重,只道是事情紧急,忙不迭地应下,马上启程往回赶。

  因为是顺流而下,从柴桑前往建业,要比从建业赶往柴桑快得多。

  再加上日夜赶路,不敢上岸停留,不过三四日之后,诸葛恪的回信就送到了孙权手里。

  看完诸葛恪的回信,孙权再也在榻上躺不住了,腾地就是坐了起来。

  山门?

  又见山门!

  自己派聂友和陆凯出海,是为了什么来着?

  没想到错有错着,他们没有找到冯明文的师门,跟随他们回来的蛮戎,却带来了山门留下来的宝物。

  想到这里,孙权顿时就是激动起来,思维在这一刻,也变得无比敏锐。

  《滇国虫谷》有记,冯明文的师门中人,并没有寻得凤凰胆,最后因为毒发,不得不从交州出海,回师门解毒。

  扶南那边,可不就是交州海路的必经之处?

  想到这里,孙权只觉得心脏都快要跳出胸口来了。

  有诸葛亮夫妇为证,他丝毫没有怀疑诸葛恪信中所言之事。

  《鲁班经》他没有,也不想要。

  但解开七星结,却是他最需要的!

  “出去,所有人都出去!没有朕的旨令,谁也不许进来!”

  孙权突然“砰砰”地拍着床榻,急不可耐地暴喝。

  宫人们不敢有丝毫停留,慌忙退了出去。

  待最后一个宫人消失在门口,孙权这才探着身子,小心翼翼地从榻边的柜子里,拿出紫翡翠玉盒。

  他把诸葛恪的信摊在榻上,开始按信上所写的步骤,拆解七星结。

  只是虽然有了诸葛恪所写步骤,但孙权在拆解时,因为生疏,手指显得很是笨拙。

  急得他满头冒汗,强行提起十二分精神,忙活了半天,这才听得“咔”的一声轻响。

  这声轻响,听在孙权耳里,却是如同炸雷,他的心头,猛地跟着跳动了一下。

  小心地把最后一根玉柱抽出,原本看似浑然一体的翡翠玉盒,果然出现了松动。

  忍着狂喜的心情,孙权屏住呼吸,以最小心的动作,按住盒子上的那只眼睛,轻轻地打开了盒子。

  只见盒子里面,一本皮革所制的册子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册子看起来,很是古旧,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但这不重点,重点是,它看起来似乎有些眼熟?

  孙权的脸上已经出现病态的红晕。

  大起大落,让他的情绪极为不稳定。

  他再次以一个病人的高难度小心动作,把书册从盒子里拿出来。

  翻开一看,但见扉页上写了四个大字:《扶南女王》。

  迫不及待地再往后翻……

  果然!

  孙权的呼吸开始变得沉重,甚至连捧着书的手都颤抖。

  最后,终于忍不住地仰天长笑:

  “哈哈哈……天不亡我!天不亡朕啊!”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