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一次下注_平凡之路20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第一次下注

第(1/3)页

  “我刚刚接手熊厂的业务,发现跟你们万里出行有一家关于智慧出行领域的联合研究院?”

  “是有这么回事儿。”

  这个研究院是林一当初为了利用熊厂的技术储备支持万里出行的业务发展而提议的,也是双方的蜜月期李罗宾给与的帮助之一。

  现在合作还在继续,不过打车大战结束之后它的地位有所下降,因为万里出行已经不必再依靠熊厂了。

  所以研究院的研究方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相对偏“务实”的方向,即解决业务问题,渐渐转为偏“务虚”的方向,即探索未知领域的技术可能性。

  玩儿这个是很烧钱的。

  尽管林一向投资人许下了盈利的承诺,为此砍掉了那些只出不进的业务线,但这个研究院还得以保留。

  林一虽然在精简业务的时候要求管理层把自己当成一家出租车公司,但不会不清楚作为一家IT企业的技术重要性。

  何况这也不是万里出行一家的,熊厂在里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陆琦适时地说道:“刚才我提到熊厂重新回到技术驱动的道路上,我的主要设想,也是从硅谷开始我一直以来的愿景,就是人工智能的真正落地。”

  “在我看来,这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面那种刻意营造的科幻感,而是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的近未来,就成为现实的快要成熟的果实。”

  “熊厂要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浪潮,并且在其中起到引领的作用,从而使我们回到科技行业舞台的最中央。”

  “我称之为All  In  AI,全押。”

  “这也基本得到了罗宾的认可。”

  “具体来说,出行领域是我们认为最有想象力,最具可操作性的场景之一,是我们决不能放弃的必争之地。”

  “所以呢,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双方在这上面的合作。”

  “我的意思是,考虑把我们原本的联合研究院提升到更高的层级,并且研究目标直接定位到自动驾驶技术。”

  林一从陆琦干脆利索地切割熊厂在O2O战场的剩余资产,就知道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拥抱“All  In  AI”这条路。

  虽然陆琦本人在熊厂呆不到两年,但以林一后来者的观察来看,他也没有给熊厂留下什么不得了的遗产。

  至少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