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三元_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7 三元

第(1/3)页

  邕王一家被处斩后,马国维和周炳这些邕王党主要成员也上了黄泉路。

  至于其他人,大多数被抄家流放,女眷冲入贱籍。

  此事闹了好一阵子才消停下来,然后朝廷就宣布殿试的时间。

  嘉佑六年12月,王刚,盛长柏和顾廷烨前往皇宫,参加殿试。

  此次殿试一共近三百人参加,由皇帝赵祯亲自阅卷,太子赵曙监考。

  因为邕王之乱,朝廷撸掉大批官员,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殿试显得尤为重要。

  王刚三人都是贡生,参加会试几乎就是走个过场,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不过殿试名次还是关系到将来授官的好坏高低。

  殿试的时间没有会试长,也就半天时间,由皇帝出题,学子们当场作答,然后由皇帝和翰林院众位官员一起阅卷,排出名次。

  其中一甲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王刚拿到试卷后,很快就做完,由始至终都很从容,不像其他学子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立刻引起皇帝赵祯的注意。

  “太子,那位学子叫什么名字。”赵祯向旁边的太子问道。

  “回父皇,那人叫盛长枫,是盛纮盛大人的儿子。”

  赵祯对盛长枫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毕竟是会元,当初还差点卷入邕王一党,后来要不是太子赵曙求情,赵祯是想隔了王刚功名的。

  “原来他就是盛长枫。”赵祯心里有些不喜。

  现在但凡与邕王有点关系的人,赵祯都不太喜欢。

  “盛长枫会试的卷子朕看过,确实文采不俗,可惜就是年纪小了点,应该再磨炼一下。”赵祯有意无意的说道。

  太子赵曙一听就知要遭,官家这是想让王刚落榜呀!

  什么年纪太轻都是借口,赵祯就是因为邕王之事,心里膈应王刚。

  太子赵曙上前劝道:“父皇,不如先看看盛长枫做的卷子?”

  赵祯不耐烦道:“这么多卷子朕都要看,哪里看的过来,让翰林院先选取前十名来。”

  太子赵曙一听就知道事情有转机。

  殿试与其他考试不太一样,皇帝不会针对四书五经出题,而是针对时政,让学子们写一篇策论。

  这次赵祯出的题为商税,正好撞王刚最擅长的事情上。

  针对商业和商税,恐怕这个时代没人比王刚了解的更多。

  他根据后世的经验,选择性的写了几条改革商税的建议,甚至大胆提出减少农税,增加商税的建议。

  王刚全文都是重商惠农的政策,全是干货,与其他学子们的锦绣文章相比,少了点空话,多了点实际。

  翰林院很快就阅卷完毕,然后抽出十份最优秀的卷子呈到赵祯的案头。

  赵祯拿起第一份卷子一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