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_诸天武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九章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第(3/3)页

受了众多煤矿的提请,组织大量劳力修建马拉轨道,将部分煤矿的马拉轨道连接在一起。

  等官府反应过来,但凡通过马拉轨道连接的煤矿,已经开启了内部联通模式。

  马拉的车厢,可不仅仅只是能够拉煤,还能拉人和其他货物,使得原本交通不便的煤矿矿区,一下子变得相当方便。

  依托煤矿矿区新建成的村镇,对外交流也方便了许多,整个地域的形势都似乎盘活了一般。

  这样的变化,叫地方官员莫名惊恐,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他们没胆子跟煤矿过不去,也没精力继续折腾那帮子流民,联通好些煤矿的马拉轨道也是他们组织修成的,眼下就是想要反悔都不可能了。

  反正是以工代赈弄出来的,就算心中再不安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就是林如海都有些心惊,不过他并没有心慌。

  毕竟,和贾蓉经常联系的他知晓,贾蓉这厮起码眼下没什么异心,知晓这个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更多的,也没必要太过计较,看着就是。

  真要说起来,那马拉轨道还挺方便的,只是没有掌握在官府手里,多少叫地方官员们心中感觉不妥。

  可拥有煤矿的权贵们,硬要说起来也都是自己人。

  若是开发煤矿的,都是商人的话,估计晋省上下的官员,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了。

  就算晋省的官府粮仓,也或多或少出了问题,对于晋省整体的形势影响不大。

  倒不是粮食突然不重要了,而是大中型煤矿都有各自的粮食输入渠道,而且数量绝对叫晋省的宵小之辈绝望。

  那么多粮食输入,就算煤矿里的粮食很少外流,也硬生生将可能起飞的粮价压住。

  所以出现了奇葩的一幕,明明邻近两省都受到了严重的旱灾,但是两省具体的情况却是差距甚大。

  当今自然没有客气,因为灾情被弄得有些焦头烂额,所以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一点都不留情。

  林如海倒是没有升官,不过手头多了一个荫庇的名额。

  也就是说,若是他愿意推荐的话,就算白丁也能直接成为官场里的一员。

  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直接推荐进入国子监当监生的名额。

  对于林如海来说,这样的奖励可有可无。

  等时间到了贾蓉的马甲‘排山倒海’出书的时候,北方已经零零星星下了几场小雨。

  虽然雨量不大,可对于干旱已久的北方来说,就跟甘露一般珍贵。

  别的不说,一些补种的粮食,还有那么点子挽救的希望。

  只不过南方的情况,则是越发糟糕了。

  毕竟,夏季乃是南方各条河流的汛期,连绵雨水虽然下得不是那么凶猛,可架不住持续时间长啊。

  加上地方水利设施各种问题频出,诀堤的已经不是一处两处了,当地百姓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只能说,南方官场很不正常,一旦遇到麻烦事儿,各种不足全都暴露出来了。

  就算京城派来的几路钦差大臣,手持尚方宝剑杀得人头滚滚,也无法阻止水灾的泛滥。

  没错,当今下了狠心,南方官场被清洗得那叫一个惨烈。

  关键是,都到了这等份上了,结果还有大把的黑心商人,勾结地方官员囤积居奇,大肆哄抬物价。

  地方上,兼并土地的事情越演越烈,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明抢这样骇人听闻的事儿。

  本来富庶的南方,经过水灾的连绵洗礼,出现了大量逃难的流民,地方秩序受到了严重冲击。

  甚至,有的地方都出现了杀官造反的大事。

  一点都不夸张,越是富庶的地方,幺蛾子就越多。

  要是官府控制得力还好说,偏偏不少官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反而还主动参与了瓜分民财的行动之中,情况只会越发恶劣,坐镇南方的官场大佬,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真要说起来,此时南方百姓比北方灾民,过得更加苦逼。

  北方那边,有贾蓉带着开国勋贵集团做了不少正经事,帮助朝廷减轻了太多的麻烦,灾民也受到了很好的安排。

  主要是官府运转得力,虽说也出现了各种发灾难财的事情,起码没有出现百万流民聚集的大场面……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