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海域建设-吞噬舰_妖怪休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9章 海域建设-吞噬舰

第(3/3)页

内部,里面的血炼阵法启动,将血液能量提取后涌向船体。

  顿时船体表面短暂泛起红光,转瞬即逝。

  与海上建筑意识相连的封棋明显感觉到船体在吸收了海洋生物的血液后,船体结构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似乎船体变得更加坚硬。

  这正是海上建筑的吞噬成长功能。

  海上建筑本质上是由多只凶兽残骸拼凑而成的血肉傀儡,能够吞噬生命血液来强化自己的躯体强度。

  这本质上也是一种进化。

  可以想象到,伴随未来海上建筑吞噬的生物血液越来越多,船体的强度也会越来越高,包括航行速度,能量运转的效率,等等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这也是封棋对这种特殊海上战斗工具非常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它可以跟随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同成长。

  未来战场的强度越来越高,海上建筑的强度也会在杀戮中跟随成长,逐步适应未来战场。

  这还只是海上建筑的功能之一。

  海上建筑被破坏后无法使用外部材料进行修复,组装后的海上建筑已经彻底融为一体,往后被破坏只能通过吞噬血肉来自我恢复。

  就像是人类在战斗中受伤,需要通过补充能量与营养来恢复受伤的肌体一样。

  驾驶海上建筑,封棋屠戮沿途的海洋生物,让海上建筑吞噬大量血液。

  回到海岸边,封棋通过灵能研究院工作人员的检测反馈,得知这次航行海上建筑吞噬大量血肉生命后,船体强度得到了0.124%的提升。

  测试结束,封棋在内心做出了一个决定。

  正式开启海上建筑的打造研究,同时投入人力展开星城南补给区的建设工程。

  星城所在的区域在未来被称为贫瘠之地,是资源较为贵乏的区域,向海域扩张是封棋眼里人族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之一。

  以这条时间线为,人族的海域扩张正式开启。

  ……

  回到星城后,封棋开始规划星城南补给区的建设项目,同时将海上建筑的名字在文件上划去,统称为:吞噬舰。

  那艘停靠海岸边的人族第一艘海上建筑,封棋将其取名为吞噬舰-龙首。

  接下来会由灵能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龙首”展开研究,解析获取打造技术,争取尽快打造出人族的第一艘吞噬战舰。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技术显然不现实。

  这是人族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海上建筑之所以需要用凶兽残骸打造,除了想要获取凶兽的血肉吞噬成长能力外,由多只凶兽残骸组合而成的吞噬战舰会拥有不同水属性凶兽的能力特性。

  例如用冰海神尾凶兽打造的凶兽,可以释放极寒之力,可以瞬间冰封一片海域。

  又例人族的第一吞噬舰的主材料之一是鬼首大龙,它可以聚合船体能量,喷吐聚合能量光束炮。

  不同的凶兽残骸能够赋予吞噬舰不同的海域作战天赋能力。

  提取凶兽残骸生前能力的技术,人族从未接触过,这次主要是依靠命运城的锻族帮助才完成了凶兽能力的提取。

  但人族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打造龙首一共花费了一亿三千万血石。

  购买材料的费用是8000万,这方面的开销无法避免,即使人族掌握了相关打造技术,未来购买凶兽残骸还得依靠从命运城进口。

  毕竟凶兽残骸不是技术,无法通过学习获取。

  封棋的想法很简单,特殊资源的开销无法避免,但技术必须由人族自己掌握,往后成百上千的吞噬舰的打造就能省去一笔巨额开支,只需要支付材料费即可。

  最重要的是技术能够带给下一条时间线,让下一条时间线的发展更加快速。

  海域的扩张与发展,封棋将其列为下一个百年发展计划的核心重点项目。

  待星城南补给区建设完工,星城将正式向海域进发,争取尽快开辟出一条海域资源的获取渠道。

  同时为了让星城南补给区更好地发展,封棋决定接下来开设大量与海洋有关的专业课程,培养未来的技术与战斗人才。

  ……

  破晓349年。

  这天,封棋正在办公室里翻看星城各机构发来的汇报内容。

  其中他重点关注的项目是吞噬舰的技术解析,与初步打造测试,以及南补给区的建设进度情况。

  就在这时,摆放在桌面的手机震动,小幽配音的铃声忽然响起:

  “喂,我是小幽,你是老大吗?我想约你吃烤肉了,我知道你一定会答应……”

  拿起手机,打来电话的是命运使者部门的负责人。

  封棋接起电话,一个温柔的女声在耳畔响起:

  “封老,根据身处命运城的使者最新反馈,他们已经找到了幽影城主的踪迹,您接下来有什么指示?”

  听到这番话,封棋短暂沉默后脸上浮现笑容。

  等了数百年,他终于等到这条大肥鱼露头了。

  最近星城的发展加速,尤其是南补给区的建设,以及吞噬舰的开发与打造项目,资源消耗巨大。

  仅凭装备黑洞现在的客户订单,只能缓解,却无法彻底解决星城前期发展资源贵乏的问题。

  幽影城主这条大肥鱼,他等待已久。

  只要能够吃下这条大肥鱼,星城将迎来维持数百年的黄金发展岁月。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