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星城,再见(第二更,求月票)_妖怪休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7章 星城,再见(第二更,求月票)

第(3/3)页

是初步完工阶段,未来还将规划一系列新的资源地用于城市内循环消耗。

  距离规划中的修炼体系破晓城,人族尚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花费数天时间参观了中心破晓城的几个重点民生区域,封棋回到了星城。

  接下来,他开始安排星城的人口迁徙计划。

  首先迁徙的是星城的能源机构。

  只有他们率先前往破晓城,才能够保证破晓城的能源供应正常。

  迁徙不需要携带设备,最新的设备破晓城里都已经提前打造完毕,只需要技术人员前往就可以直接使用。

  星城只留下三分之一的技术人员继续管理星城的能源系统。

  在迁移开始前,星城的建设部门还提供获得破晓城入住名额的家庭定制家具的服务,这项服务同样免费。

  获得资格的家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看到各种类型的家具,然后进行挑选定制。

  定制完成后,破晓城的自动化家具加工厂就会进行生产,然后通过无人运输机快速送货,并由安装机器人进行安装。

  保证在迁移人口到达破晓城前,提前装修好他们的新住宅。

  封棋给建设部的要求是,破晓城居民的第一套房间的装修全部免费,如果未来破晓城居民需要对房间进行翻新或是更换装修风格,则需要额外支付破晓币。

  半个月后。

  第一次人口迁徙正式启动。

  收到入驻破晓城资格的1000万星城居民,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前往破晓城。

  第一种方式是乘坐对接破晓城的轨道列车,沿途能从高空俯瞰星城外面的风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到达破晓城。

  轨道列车也是早期星城往破晓城运输资源的渠道。

  第二种方式是对接破晓城的稳定型空间传送阵。

  选择这种方式,只需要到达指点传送地点,数秒后就可以到达破晓城的稳定空间传送广场。

  虽然稳定型空间传送阵十分便捷,但还是有不少星城民众选择轨道列车。

  对于绝大部分星城民众而言,他们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星城。

  虽然网络发达的今天能够通过视频、新闻、前线亲人的口述,等方式了解到外界,却不曾亲眼看到过。

  难得的机会摆在面前,很多人都选择了乘坐轨道列车。

  期间有不少居民旅途中还开启了网络直播,通过直播画面让星城民众更直观地看到破晓城与星城的区别。

  待第一批人口迁移完成,第二批2000万人的迁移计划开始……

  数年时间,星城的人口不断往破晓城迁移。

  通过网络与亲戚朋友的联系,知晓了破晓城的便捷与繁华,每次迁移人口的名额发放申请都极为火爆,大量星城民众参与报名。

  抽签等待的过程更像是抽奖。

  甚至有很多星城民众为了迁移名额,特地去拜封棋的英雄雕像,希望得到好运加持。

  在星城民众的眼里,身为信仰之神的封棋无所不能。

  考试、求子、姻缘、修炼突破……上一条时间线成为引导者的那段岁月,封棋听到了太多稀奇古怪的祈福内容,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迁徙的数年间,星城的衰弱肉眼可见。

  原本繁华的街道逐渐人影凋零,大量商铺受到人流减少的冲击选择关闭。

  好在星城有着免费资源供应,即使没了收入来源,也能够保证星城民众日常的生活开销。

  对比之下,破晓城中心区日渐繁华。

  大量新式店铺在破晓城开启,街道上的人流日渐增多,与逐渐衰弱的星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破晓672年。

  坐在办公室里的封棋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星城的人口统计部门负责人打来的,他在电话里表示,人口迁移计划已经正式完成。

  挂掉电话后,封棋站起身。

  走出行政总楼,他带着小幽行走在空无一人的道路上。

  目之所及,唯有感慨。

  人类文明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星城的淘汰是必然。

  拥有修炼体系建筑的破晓城,才能更好地帮助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前进。

  此刻游走在星城的道路上,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告别与回忆。

  数天后,封棋带着小幽坐上了开往破晓城的最后一班轨道列车。

  封棋以最后一个星城人的身份,与这座城市告别。

  当列车启动,封棋俯瞰星城景色,回忆画面跟随列车的行驶泉涌。

  文明的前进必然要淘汰掉落后的产业,想要文明获得更快的前进动力就需要开启适应新时代的产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他对星城充满了感情。

  这是他眼里的故土,也是他曾经为之奋斗了数条时间线的战场。

  而星城的诞生,更是灾变早期的无数英灵用自身鲜血浇筑。

  熟悉那段历史的封棋,知晓星城的诞生来之不易,也清楚这座城市承载了无数先烈的期望。

  列车从星城东区驶向星城西区,最终飞出西区城门。

  回眸望去,眼中的星城在视线里飞速缩小。

  坐在他身边的小幽在这时站起身,朝着星城方向挥了挥手:

  “星城,再见咯~”

  当封棋转身遥望前方,远处宏伟的城市轮廓依稀可见。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