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各有思量,激起民意如刀_真君请息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各有思量,激起民意如刀

第(1/3)页

  神都修建自大魏,呈九宫棋盘式布局,又有怀仁、怀义、怀礼、怀智、怀信五条运河纵横交错,象征五德五行,在城中循环往复,滋养百万民众。

  这五条运河不仅形成风水阵法,藏风纳气,还形成大大小小湖泊,四时美景醉人。

  琅琊书阁,便位于西城一座小湖边。

  这是山海书院的一处产业,以十七国时位于卧龙野附近的琅琊古国命名。

  传闻琅琊古国之人喜好藏书,王宫内更是有当时整个中土最大的藏经阁,包罗万象,甚至有大量古周朝历史典籍。

  可惜琅琊国破时,绝望的皇族贵胄们一把火将其尽数焚毁。

  琅琊书阁既以此命名,自然藏书众多,且常年对外收购古籍古物,有江湖客们探查古迹,找到孤品便送来此地,通常能换来丰厚奖赏。

  书阁三楼茶室内,一名儒袍老者正聚精会神看着手中破损铜鼎。

  铜鼎造型古朴,锈迹斑斑,银约可见密密麻麻文字,好似朵朵祥云。

  老者身形高大,发须灰白,虽五官方正,却带着一股落魄沧桑之意,正是名满天下的王夫子。

  旁边一名中年儒士恭敬拱手道:“夫子,这是昨日刚收到的,也是那种从未见过的云篆。”

  说着,眼中露出一丝兴奋:“按理来说,文字虽有演化,终究一脉相承,古周朝金鼎文我等已破解大半,可惜资料还是少了些。”

  “这种云篆与古周朝金鼎文完全不同,年代甚至更老,若能找出圣人之言…”

  “何为圣?”

  王夫子眼神古井不波,忽然问道。

  中年儒士微愣,面色变得凝重,恭敬拱手道:“圣人乃悟道之人,参天地阴阳之变化,为人族领路之先贤。”

  王夫子微微一叹:“水利万物而不争,圣人非不争,乃大争,争的是人族气运。”

  “天道不变而人道因时而变,圣人力有穷,若执着于古圣之言,人道何以革新求变?”

  中年儒士额头渗出冷汗,不敢再多言。

  山海书院百家争鸣,只要学说受众人承认,便可得夫子之称,开院授徒。

  这是山海书院最近新起的“古周礼之辩”。

  崇古派认为古周之礼使人族气运延续至今,不可妄变,引发动荡。

  改革派认为人族气运不断衰退,古周之礼已不适合如今,革新求变方得一线机缘。

  崇古与改革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若非书院规矩森严,早已开干。

  即便如此,私下里也有不少人约架决斗。

  这件事名义上是理念之争,实则涉及各方利益,还与当今局势联系颇深。

  中年儒士专心古文探究,可不想惹祸上身。

  王夫子也不再多说,而是眼神微动,望向窗外。

  与此同时,一名青袍书生匆匆来到茶室外,恭敬拱手道:“夫子,外面出了点事。”

  …

  中年儒士阔步而出,看到书阁外景象,顿时心中一咯噔。

  寒冬腊月,冰雪未消,数百人跪在道路上,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男子赤裸上身,割掉了自己左耳。

  女子披头散发,脸上血肉模糊。

  所有人眼神坚定,满含死志。

  “鬼祭…”

  中年儒士喃喃自语,脸色难看。

  鬼祭,是一种古老咒法,以血肉为咒,以怨为毒,祭祀鬼神,使得地炁不宁,神道社稷受损,但自身亦沦为邪祟,魂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