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小基地(4K)_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章:小基地(4K)

第(3/3)页

核心技术,都被共享了出来。

  在加上这些年张元丰等人在全世界疯狂挖人、搞设备,顾青本人化身公司智囊团队不时提供新点子。

  有这种进度,那不是很正常?

  但在李论这种老前辈看来,自己在九州科技的工作进度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快速。

  想当年为了压缩几天发射周期,把发射周期压缩到一个月以内,他都被当时的总工程师给带出山,临阵监督了数个月,甚至看到某些年轻人连夜工作到住院了。

  对每个操作环节的执行时间都进行梳理,将每个环节的所需时间误差精确到七分钟以内,才能节约出几天时间。

  这还仅仅是对火箭安装发射,如果把研发、生产、实验这些环节加上。

  李论只觉得自己在九州科技过的时间不是蓝星地面上的时间,而是天上天庭的时间。

  一天能做的工作等于蓝星地面一年,甚至一年时间都做不完的工作……

  而且九州科技公司内部对检测产品的技术,也实在是让李老院士无法理解。

  这真的是上面所说的,完全没有大夏其他官方研究院帮助的民营科技企业吗?

  那检测技术,别说是民营科技产品了,用在航空航天项目上,他本人都感觉到有些“惊奇”。

  智能化总装测试厂的各项安装和测试设备以及整箭贮存、火工品装配检测厂房等设施,全都是极其科学的布置。

  比如针对火箭总装过程中阀门漏率的检测需求,这种业内常见又常年在探索的问题。

  九州科技钛坦星部门的工程师们居然早就搞出了采用差压法进行阀门漏率检测的机器!

  并且还对这个阀门漏率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及理论分析,而做这些的实验的起因,竟然只是因为《智械危机》的机甲研发需要用到……

  当初看到这个技术产品的时候,李论作为泰山北斗级人物,虽然心里只觉得离谱,但还是愿意“尝试”一下,打算在交差后,自己把这个检测任务分派给学生团队。

  但是最终检测结果狠狠地打了他,以及他带过来的博导团队的脸。

  检测结果表明,九州科技钛坦星部门的检测仪器,不仅可以满足总装过程中阀门漏率检测工作的需要,还能够降低检漏过程中各环节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并且在降低操作难度的同时提升装配的可靠性,而且由于其安装的智慧核心部件,在检测过程中和结束之后,都能为产品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就像顾青从来不会指使自己专业之外的专家做事情,李论也同样如此。

  在被钛坦星部门、软件工程部门、半导体部门给疯狂震惊后,李老院士几乎是瞬间就把自己内心的“自傲”给放下,成为了谦逊而又急切的老头。

  在看完总装、测试,见证机器人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和谐共事之后,听着李老院士的吐槽,一行人通过来时的地下交通,又回到了发射场地。

  整个九州科技社区的地面以下空间,都被挖成了类似于蚁穴的样子。

  航空航天部门的火箭总装厂房到发射场地的发射塔架之间,除了有特殊的地底快速通道之外,还有一条长长的轨道来连接。

  那是火箭去塔架的专用路,转运轨道。

  火箭在经历了一些列研发、生产、总装、测试之后,从总装测试厂房出发,顺着这条转运轨道前往发射塔架,然后开始燃烧自己,照亮未来。

  相比大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800平方公里的面积,九州科技的一号发射场就是一个十分普通且迷你的小版本。

  包括发射位、指挥中心、已经运行了有两年的卫星组装厂、火箭总装厂,总计占地只有31平方公里。

  而这“小小的31平方公里”,却已经烧掉了九州科技上百亿资金,这还不算已经成熟的产品,以及之前的那些研发投入和后续源源不断的投入。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