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民以食为天(4K)_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三章:民以食为天(4K)

第(3/3)页

”顾青突然问道。

  作为九州科技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张泉海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小麦品种有三个,大豆品种有四个,水稻品种目前有三个,土豆品种目前有两个,还有就是南瓜、红薯各有两个。

  现在空间站上还有十三个品种,共计一千三百颗种子正在经受宇宙的洗礼。

  而且上太空只是第一步,等落地后,我们还要观察种子基因有没有改变,再经过繁殖、多点测试以及杂交培育。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年后就能有稳定合格的太空农产品产出。当然只是对咱们商用、民用的农产品而言。

  对我们在月球基地上面的进度,要看公司后续能提供多少月壤,能送多少种子第一波到基地,我们研究所可以保证的是,一定能在两年内提供可食用的安全、优质太空农产品给宇航员们!”

  张泉海说的是斩钉截铁,但顾青却没有同意。

  他摇头说道:“对商用和民用的种子,我们还是按照官方的规定,种子状态足够成熟,种植户所承担的风险小,再推广,我们公司不是那些种子公司,不需要依靠太空种子进行盈利。

  虽然我不是这一行的专家,但我也了解过,要培育出比较成熟的太空品种,至少要8—10年时间。育种都要4到5年的变异筛选、还有三年的品种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

  百姓的餐桌马虎不得,对月球基地,我们前期会给航天员保障食品、饮水的提供,所以也不需要你们研究所大跨步进行实验。

  反正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和安全。我们的未来注定是在星辰大海,以后出去了,咱们可就不容易吃着蓝星上的食物了,所以咱们一定要把每一颗种子当做孩子来爱护,不要操之过急。”

  害怕对方理解错意思,顾青还着重说道:“经费和送种子上天进行实验的名额,你们不用担心,我们公司和官方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密,你们只要有需求就上报,还有试验地的事情,我们和安西省、东三省以及沿海地区的部分省份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想要试验地,就大胆申请。

  反正原则就是一个,保证种子的安全、健康,随后才是产量、营养、抗病这些追求。”

  听到顾青这番话,张泉海抽了抽鼻子。

  放眼望去,业内这么多公司,哪怕是那些夏资企业,应该没有一家企业会如此对待这个太空育种项目。

  毕竟转基因那种人为定向给植物导入某些优良性状的基因,使其综合性状发生改变,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也最“便宜”就能出成果的技术。

  而太空育种这种利用太空环境,使种子自身基因变异加速,范围扩大,频率提高的技术,耗资太多,需要的时间也太久,虽然是前沿技术,但创造的收益还真没有转基因来得快,赚得多。

  顾青与九州科技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其他研究员在试验田地聊了许多,中午还吃了一顿据说是某位负责人的博士论文。

  嗯,农学相关专业的论文一般指的是瓜果葡萄、鸡鸭鱼这些植物和生物。

  席间,生物技术研究院的某位老爷子,望着窗外的一片片农作物,思绪飘远道:“还记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苏两国的科学家就开始利用各类航天器进行了上百种的植物搭载实验,有些还完成了在空间的全生命周期,产生了一些新鲜的食物供给。

  而我们还在地上,苦哈哈的在地里刨食。

  这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听说国际空间站出了不少问题,甚至还有航天员故意破坏空间站的设备,真是败家啊。”

  顾青一口将嘴里的鸡腿给刷干净后,拿纸巾擦了擦嘴,这才对这位老爷子说道:“现在咱们大夏的天宫可比国际空间站好太多,航天员们还能自己种生菜吃。

  等过几年,咱们的空间站在轨道上面建好了,您老也能看咱们公司的航天员吃咱们培育的食物。”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