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小团体_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章:小团体

第(3/3)页

个隐形的晋升标准:进公司混到正式员工→处理自媒体→处理商业纠纷→年入七十万→跟着大佬混跨国案子。

  由于九州科技创立时间不长,搞的事却很多,这种特殊现象也让九州科技的官司特别多。

  多到什么地步呢?

  这两年法学专业的学生们,在课堂上都经常听老师讲,张三如何盗取国外专利,又或者是国外企业的张三如何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通过起诉,拿到别人的鸡蛋,这些故事。

  而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堆起来的。

  跨国官司耗时常,对方又是主场作战,难度便先天高几分,再加上这两年很多都是高科技专利官司,扯皮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言论,以防被对方抓住漏洞反击。

  当然事多,也不可避免话语权增加。

  法务部总监李韬,在每个季度的公司会议上都会提及法务部扩员的方案,而这个方案也往往会被通过。

  公关运营部门内部哪怕都要被拆成两个部门,平常遇到事,还是会携手并肩找法务部沟通。

  现在九州科技的管理层,虽然顾青并不喜欢搞什么派系,但人是需要社交的,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了小团体。

  跟随顾青起家的,在大学创业园区就一起走过来的员工,哪怕是能者上庸者下,但不论职位高低,见面了都有香火情,偶尔会聊几句,私下里也会在小群里交流一些信息。

  然后就是重心转移到郊外工厂后的工厂管理层,他们这些搞制造业多年的老司机,天然喜欢抱团取暖,在这两者之上的则是研发部门。

  而研发部门内部虽然没有学阀这些现象,但也有学籍和大学导师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

  薅哈工的羊毛最多,其次则是前年开始扩大校招规模的研究僧们,然后就是社招来的大佬。

  前者更有学生气质,朝气蓬勃却底蕴不足。

  后者更为务实,体验过其他公司和机构的不同待遇,在签了保密合同,走到了核心研发项目后,面对九州科技提供的前沿知识,更为珍惜。
记住手机版网址:m.read8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